华夏时讯

日媒称中国人爆买理财产品:恐成“影子银行”

参考消息网4月18日报道日媒称,走在中国的街头,肯定会看到理财产品的广告。在日本的证券公司柜台等处也能看到投资信托的海报。相比起来,中国的广告多为手写,预期收益率非常诱人。“1个月、收益率4.27%、低风险”,“投资期限120天、收益率4.9%、高端客户专享”,这些类型的理财产品很受欢迎。

据《日本经济新闻》4月17日报道,理财产品类似于在银行销售的投资信托。有时指的是面向个人的投资商品整体,为加以区别,很多时候被称为“银行理财”。

据调查公司普益标准统计,截至2016年9月底,中国的理财产品金额达到27万亿元,是日本投资信托市场的4倍。此外,面向富裕阶层的信托产品达到18万亿元,主要由证券公司销售的基金达到26万亿元。在爆买的同时,中国人在资产管理上并不偷懒。

在理财产品金额不断增加的背后存在巧妙的营销。银行的1年定期基准利率仅为1.5%。阿里巴巴的“余额宝”达到3.8%左右。投资期限为1年左右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达到约4~5%。此外,有的理财产品还可以配合企业的财务结算期,有大型银行称“也会有专门针对企业的产品”。

投资期限为十多年的保险的预定收益率为6%左右。如果是P2P网贷平台,收益率可达8~12%,但风险较大。报道称,中国股市不知何时会发生震荡,房地产价格过高可望不可即。由于期限、风险和投资额的不同,各种理财产品形成了共存。

从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来看,投向债券、短期金融产品和现金存款占3/4。那么,这么做有没有问题呢?实际情况完全相反。为提高收益率,有时会通过回购交易提高杠杆率。此外,银行有时将通过理财产品筹集的资金借给信用等级低的企业。“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这一真相不明的投资对象占到理财产品总资产的16%(约4.33万亿元)。

如果银行不愿看到不良贷款增加,将劣质融资归入理财产品,这实际上就成了影子银行。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存在阴影,这一点不分中外。

日媒称中国人爆买理财产品:恐成“影子银行”

资料图片:市民在上海一家银行网点内等待购买理财产品。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再度增持国内电商 沃尔玛的O2O图谋

      半年时间,沃尔玛持有的京东股权从去年6月的5%一路增加至超过10%,增持间隔短且迅速。就双方在中国市场的落地合作来看,......

    02-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红河州一季度招商引资实现“开门红”

      一季度,红河州以促项目落地为抓手,持续抓实一批重点项目复工投产,紧盯企业促项目签约落地,多项工作实现开门红。......

    05-16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英首相宣布脱欧计划:彻底退出欧洲单一

      当地时间17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宣布英国脱欧计划。图片来源:东方IC 中国日报网1月18日电(信莲)据英国广播公司(BBC)......

    01-18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2020年大数据业务收入破万亿

      1月17日,工信部正式发布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提出,到2020年,技术先进、应用繁荣、保障有力的大数据产......

    01-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