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中介出售公民信息 已成公开的潜规则

手机号码、身份信息、家庭住址,这些都是属于我们重要的个人信息,但您相信花1000块钱就能买到10万条公民个人信息吗?

1000元交换10万条业主信息

今年4月份,上海市公安局民警发现,有人在qq群里出售小区业主资料。通过侦查,民警锁定了出售信息的犯罪嫌疑人张某、舒某,以及购买信息的王某,这三个人均在上海从事房产中介工作。

在交易中,王某用1000元向张某、舒某购买了150个小区共10万条业主信息。这些信息非常详细,包括姓名、电话、购房时间等信息。

办案民警还发现,这些信息中有一部分是犯罪嫌疑人张某和另一家房产中介门店老板丁某交换来的。为了获得更好的业绩,一些房产中介之间交换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竟然成了公开的“潜规则”。

个人信息泄露涵盖生活方方面面

央视财经在去年曾经报道过,湖北警方在十堰一家装修公司的电脑里,查获了十堰城区56个小区的业主信息达2万多条,近年来新开盘的小区,业主资料几乎都在其中。而泄露这些信息的正是售楼处的销售人员,每一条业主的信息卖2块钱。

不止是在房地产相关行业,倒卖学生信息的情况也是触目惊心。这也是曾经报道过的案例,警方从某培训机构查获的一摞名单,里面的信息包含有学生姓名,学校名称、家长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学生名单几乎涵盖了十堰市所有中小学,而出售这些信息的正是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

除此之外,还曾报道过一起特大侵害公民银行个人信息案。而泄露信息的竟然是银行内部人员以及银行保安。在这一案件中,警方共查获个人银行征信报告以及账户余额等信息257万条。

去年底,公安部发布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十大典型案例,这其中不乏黑客勾结快递公司内部员工倒卖个人信息案、黑客勾结教育系统内部员工倒卖学生和家长信息案等等。不难发现,泄漏公民个人信息的源头很多都是来自于内部人员。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再度增持国内电商 沃尔玛的O2O图谋

      半年时间,沃尔玛持有的京东股权从去年6月的5%一路增加至超过10%,增持间隔短且迅速。就双方在中国市场的落地合作来看,......

    02-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红河州一季度招商引资实现“开门红”

      一季度,红河州以促项目落地为抓手,持续抓实一批重点项目复工投产,紧盯企业促项目签约落地,多项工作实现开门红。......

    05-16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英首相宣布脱欧计划:彻底退出欧洲单一

      当地时间17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宣布英国脱欧计划。图片来源:东方IC 中国日报网1月18日电(信莲)据英国广播公司(BBC)......

    01-18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2020年大数据业务收入破万亿

      1月17日,工信部正式发布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提出,到2020年,技术先进、应用繁荣、保障有力的大数据产......

    01-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