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彭阳县农牧局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五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按照自治区“1+4”产业布局和固原市“3+X”产业发展规划,走“一特三高”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狠抓项目扶持、科技服务、品牌培育、市场营销及三次产业融合等关键环节,调结构、补短板、促增收、惠民生,全县农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05元,增长11%。
一是草畜产业快速发展。全县成功打造万头肉牛养殖示范乡镇2个,培育以安格斯、西门塔尔为主的优质高档肉牛养殖示范村22个,其中培育集种养一体化千头肉牛养殖示范村4个。落实在建50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场和家庭农场50个,培育“5�30”标准养殖户1.5万户,补栏基础母牛1.7万头,冷配改良适龄母牛1.86万头,建成标准化养殖暖棚4320栋。更新补种紫花苜蓿3万亩,引进培育北京万家家美、山东合力思、宁夏梦缘智慧农业等龙头企业,发展肉牛、生态鸡、中华蜂等特色产业,带动5000多户贫困群众在产业链上脱贫致富。上半年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到200万个羊单位,同比增长6.7%,其中肉牛23万头、肉羊54万只、生猪11万头、家禽228万只。
二是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全县整合农业、农发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在红河镇红河新建新型可移动日光温室103栋220亩,改造古城精英园区二代节能日光温室346栋,续建(改造)PC板智能日光温室5740平方米,更换旧棚棚膜500栋。大力推广日光温室“十项”、塑料大棚“六项”技术应用,培育红河、任湾永久性蔬菜基地2个1300亩,实施生物秸秆反应堆技术示范1000亩,统繁统供以辣椒为主的蔬菜种苗822万株。全县开展蔬菜标准化生产12.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蔬菜生产4.6万亩,塑料大棚及露地蔬菜生产7.9万亩,成功打造新集、红河万亩蔬菜生产基地2个、海子塬、友联、温沟等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园区16个,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市场”等多种发展模式。上半年,生产各类蔬菜13.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1亿元。
三是旱作农业稳步发展。全县实施旱作节水农业项目35万亩,打造旱作节水农业示范点16个7万亩,带动全县种植地膜玉米40万亩,回收残膜45.54万亩4554吨,完成计划任务的130%。采购发放马铃薯原原种300万粒,支持企业新建原种繁育基地600亩和一级种薯繁育基地5000亩,带动全县完成马铃薯种植15万亩。预计夏粮平均亩产183.3公斤,总产3207.7万公斤,与上年持平略增。秋粮作物长势喜人,丰产基础较好。
四是特色产业势头强劲。全县完成万寿菊种植2133户5.13万亩,落实黄芪、党参、板蓝根等道地中药材种植5.17万亩(含林下中药材2.3万亩)。培育中药材种苗繁育园500亩,建设500亩以上集中连片示范基地5个,发展冯庄小湾万亩林下中药材生产基地1个、培育白阳镇白岔中药材示范村1个。孵化育雏生态鸡(朝那鸡、月子鸡)40万只,占计划80万只的50%,培育林区散养户52户,投放鸡苗22万只,在首府银川成功举办宁夏彭阳生态鸡品牌宣传推介会。发展中华蜂养殖400户5600箱。
五是产业扶贫强力推进。全县培育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1367户,新建养殖暖棚809栋、补栏牛4987头、羊14132只、鸡12338只。其中58个脱贫销号村培育养殖户709户,新建养殖暖棚471栋、补栏牛2735头、羊7423只、鸡8836只。培育养蜂55户新增中蜂387箱,培育特色种植675户9097亩。全县已兑现到位扶贫项目资金2724户1732.51万元。
六是一二三产融合步伐加快。全县完成青云湾深红系(种植红花荞麦3000亩)、金鸡坪橙黄系(种植万寿菊1000亩)2个区域景观梯田公园建设;申报创建区级休闲农业示范点4家,获得区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三星级4家;开展休闲农业推进年活动,初定8月中旬举办彭阳县“梯田花海-醉美乡村”暨金鸡坪梯田公园风铃节活动,进一步引导休闲农庄主举办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节会和品牌推介活动,力争全县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45家以上,接待游客60万人次。上半年接待游客17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03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