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市崇兴镇中渠村是灵武市移风易俗示范村,位于灵武市南郊,距市区2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农户665户,3051人,党员95人,耕地面积2514亩,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600元。
近年来,中渠村始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基本要求,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不放松,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帮助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文明素质,加强了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树立了良好文明风尚。村上先后被评为“银川市优秀基层组织”、“银川市文明村”、“银川市平安村”、“银川市壮大村集体先进村”、“灵武市壮大村集体先进村”、“灵武市先进基层组织”、“四星级党组织”、“发展特色产生先进村集体”、“绿色产业建设模范村”、“新农村建设先进示范村”、 “自治区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筑牢思想基础。
中渠村始终把推进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结合村情民意,制定村规民约,加强对村队干部、党员和群众进行移风易俗知识教育培训,通过远程教育、发放宣传资料、各种会议等形式,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文明新风等内容的学习宣传教育,使文明新风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并通过先进典型人物来带领群众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自愿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破陈规、除陋习,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尚。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移风易俗、文明新风活动深入开展。通过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和谐家庭、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卫生先进户、守法公民、好家教好家风好家训、乡村贤达人士”等评选表彰活动,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现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生态文明的共赢。
二、积极引导农民脱贫致富,为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夯实经济基础。
一是村“两委”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宣传科学种植技术,使农业种植朝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根据土地属性,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并大力推行科学生产管理技术,推进高效农业无公害农业和绿色农业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二是鼓励村民发展蔬菜种植,成立了中渠村“脆美专业合作社”,种植韭菜205亩。三是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流转土地501亩,仅此一项,人均收入达到一千元。四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争取银川市壮大村集体项目,通过项目购买大型拖拉机4台,为村集体每年增收近13万元。五是积极发展加工销售、民族餐饮、蔬菜服务业,全村从事二、三产业人员441人,增加收入980万元;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600元,高于全镇其他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六是通过一事一议、聚力工程、美丽村庄等项目资金支持,共硬化道路10公里,砌护毛渠16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20盏。七是制定环境卫生整治实施办法,制作中型铁制垃圾箱70个,配备卫生保洁员4个,切实做到了垃圾日清日洁,全村道路干净整洁,无乱堆乱放、乱打乱建现象,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三、加强宣传阵地建设,为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营造良好氛围。
逐步完善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并开放农家书屋,使村民可随时阅读学习,及时了解时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知识,不断提高了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了文化墙,设置了村务、科普等宣传栏,建有党建活动室、老年人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活动场所,丰富文化生活。利用郝学良文化大院的宣传阵地,年均组织文艺演出3场次以上,寓教于乐地将政策法规、道德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知识生动活泼地展现在村民面前,让农民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促进了村风、民风进一步改善,为创建良好的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开辟了一片天地。以道德讲堂建设为契机,通过树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倡导文明、节俭、高尚的生活方式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让文化生根,使文明落地。利用中渠清真大寺的宣传阵地,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倡导尊老助老敬老的意识,倡导厚养薄葬、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新风尚。
四、加强民生事业和社会治安建设,为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创造良好环境。
重视教育,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发动村里经济条件好的人结对帮扶,对贫困户、孤寡老人、残疾人等进行救助,激发村民的内在动力,让村民们更加注重精神文明文化活动。扎实做好新型农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工作,解决村民看病难、看病贵、养老难问题。积极开展积极推进平安村建设,广泛开展普法教育,通过普法宣传和普法学习,使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群众的法治观念、法制意识得到加强。成立了村民调解委员会,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治安满意率均达96%以上,多年来全村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聘请9名德高望重的群众监督员,对村干部、党员、村民小组长各类宴请活动简办进行监督,逐步改变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制约了“高人情消费”。村“两委”、党员率先简办婚丧嫁娶、升学、参军、乔迁等宴请,淳化了民风,全村多年无重大案件发生,无一例信访事件,平安和谐已成为中渠村的又一道靓丽风景。
05-05 来源:华夏时讯| 编辑:确牛
04-26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7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11-0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5-1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11-03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4-3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05-1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