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14日,2017年“能源 环境 动力——走近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暑期大学生夏令营顺利举办,来自国内各高校的78位优秀大学生参加了研究所组织的夏令营活动。活动包括聆听专家报告、参观廊坊研发中心、参与学术沙龙活动等。为期四天的夏令营之后,营员们带上沉甸甸的嘱托、满心的感激和对科研工作的向往离开了研究所。
开营仪式、主题报告:与院士、专家面对面(7月11日)
徐建中院士在开营仪式上致辞,副所长陈海生向四位营员旗手授予“夏令营营旗”,并介绍了中科院及研究所状况;聂超群研究员作了主题报告。
在此期间,我们不仅仅详细了解了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更对工程热物理这个领域有了全面的理解。知识范围原本仅限于课堂上的锅炉、热泵和空调,首次领略到了高压储能、航空发动机和无人机等新的领域。(营员杜宇航)
参观廊坊研发中心和学术沙龙系列活动(7月12日)
去廊坊参观的时候,学长总在一边提醒,“有问题的同学抓住机会问呀。”老师讲解的信息庞大又新颖,我们接触到了新的东西,但因知识贫乏,想问却不知从何问起。震撼与不解交替,求学之心渐盛。工于致热,诚以聚能,甲子华章,薪火相传,荣耀相承。(营员刘玉华)
学术沙龙系列活动分为“新能源”、 “先进推进与动力、无人机、新技术”、“煤的清洁燃烧、储能”三个主题同时进行。
研究所主攻的新能源、先进推进动力、煤的清洁燃烧、储能、新技术和无人机等方向让我们开阔眼界,受益匪浅。暑期夏令营是对知识的学习,对前程的选择,对科研的了解,对自我的历练。作为一名营员,我认识到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认识到了有志于科研的我们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责任,认识到了国家需求高于一切,我们要为国家发展、国计民生的进步贡献出自己的努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需求的结合,是我们每一位未来的科研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营员娄兰亭)
结营仪式(7月13日)
在结营仪式上,各营员小组代表发言,畅谈了一周的收获与感受;志愿者代表郭文宾同学结合亲身经历谈了夏令营感受;营员小组代表集体向研究所副所长陈海生送归营旗。
最后,陈海生作了总结讲话,他感谢各位营员顶着炎炎烈日参加夏令营、深入了解工程热物理所,指出研究所主要从事能源、动力、环境领域的研究,欢迎营员们报考工程热物理所,并祝营员们面试顺利。
感谢、启程:科研的起点(营员、志愿者感言摘选)
首先,我想代表全体营员感谢所有老师、辅导员和廊坊研发中心为我们义务讲解的学长们。从第一天老师、辅导员安排我们的破冰游戏,到第二天精彩的技术讲座和十位老师精心准备的实验室全面介绍,无一不凝结着他们辛勤的汗水。(营员杜宇航)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明天,我们或许会各奔东西。希望大家,不要忘记我们这几天在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拥有的缘分。未来的某一天,各位同学们从事不同的职业,身处不同的位置。都别忘了,我们在这里所经历的欢笑,所挥洒的汗水。最后,我想对大家说,今日暂告别,明日遍江湖,愿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营员娄兰亭)
时间不停,终有分别的一天。我们的不舍、期待与祝愿涌上心头。不舍这天南地北的朋友,不舍这亲切幽默的学长学姐,不舍这学识渊博的老师,不舍这引领科技发展的圣地。我们期待他日再相逢,期待他日共同探索,期待跟随老师、不断探索。我们祝愿每位同学能够终有自己的一片天地,高傲翱翔于九天之上也好,恣意绕行于草木林间也罢。此生辽阔,何必轻易束手就擒。最后,祝大家面试成功。(营员刘玉华)
希望这几天在工程热物理所的所见所闻能在你们的脑海中留下一丝回忆,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能激发你们内心的激情,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去完成自己的梦想。有相聚就有离别,有的同学一年后还会在这里相聚,有的人也会去探索更适合自己的天地,但不管身处何方,希望这短暂相聚结下的友谊能成为你们宝贵的回忆。(志愿者郭文宾)
后记:夏令营活动得到了全所上下的大力支持,院士、所领导、科研人员、所内相关职能部门及廊坊研发中心、研究生、志愿者均参与了各项活动及筹备工作,驻所物业的服务工作有序严谨,保证了夏令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徐建中院士在开营仪式上致辞
副所长陈海生介绍中科院及研究所状况
聂超群研究员作主题报告
参观廊坊研发中心
学术沙龙
05-05 来源:华夏时讯| 编辑:确牛
04-26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7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11-0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5-1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11-03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4-3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05-1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