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3期农科讲坛(中国农业科技报告会)将于7月25日(星期二)下午2:00在国家农业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本期农科讲坛特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遗传育种中心主任黄长玲开讲“我国玉米育种研究进展”。敬请关注。
黄长玲研究员长期从事玉米育种工作,现任中国农科院作科所遗传育种中心主任,担任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业部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物品种审定主任委员会委员,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玉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他主持、参加国家重点课题20多项,获得国家植物品种权6项,带领课题组选育了中单909、中单808等19个玉米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6500多万亩,为国家增产粮食超过40亿斤。
黄长玲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在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本科学习;1985年9月至1988年6月在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工作(2003年之前为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和品种开发推广工作,先后担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开发处副处长,遗传育种系副主任、遗传育种中心主任。1992年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学习深造,出访过多个国家。主持、参加、完成的项目有“国家攻关计划、攀登计划、支撑计划、863计划、973、国家自然基金、转基因重大专项、跨越计划、成果转化、农科院创新工程等国家重点课题20多项。
黄长玲长期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和产业技术研发工作。选育出中单909(已连续5年为国家主导品种,现为我国十大推广面积品种之一,2016年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中单856(国审品种)、中单808(已连续10年为国家主导品种、我国西南区主栽品种、是我国西南平坝区推广面积最大时间最长的玉米品种)、中单859(国审品种)、中单868等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19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6500多万亩,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获得新品种权6项,在BMC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主编玉米著作6部,副主编1部,参编2部,培养研究生19名、博士后1名、西部之光访问学者2名。
黄长玲2016年入选北京市“首都科技盛典人物”,先后带领作物科学研究所遗传育种系于2013年获得“全国农业先进集体”、2014获得“中央国家机关单位五一劳动奖”、2016年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的荣誉。
05-05 来源:华夏时讯| 编辑:确牛
04-26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7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11-0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5-1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11-03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4-3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05-1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