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新篇章
今年以来,西吉县进一步深化县情认识,实施产业到户扶持政策,靠实责任“保脱贫”、整合资金“聚合力”、产业扶贫“增后劲”,年内确保实现84个贫困村销号、3.08万贫困人口脱贫,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8%以内。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夯实推动机制。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和根本之策,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实行农牧、发改、财政、审计、扶贫多部门协同配合,调动乡村干部、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和科技人员多方力量,做到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有人抓、有人干、有成效。建立了目标考核机制,将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效果纳入全县相关部门和乡镇目标责任考核当中,作为衡量党政主要领导及乡镇、部门工作实绩的主要内容,责任到人、奖优罚劣,确保目标任务主项落实。
二是注重顶层设计,优化发展路径。按照“一特三高”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和固原市“3+X”产业发展布局,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现状,不断优化三大区域产业布局,葫芦河川道区重点发展西芹、蒜苗等特色蔬菜、玉米种植和肉牛为主的养殖业。西部黄土丘陵区重点发展马铃薯、小杂粮种植和肉羊、生猪为主等特色养殖。东北部土石山区种植业重点发展马铃薯、胡麻种植和肉羊、肉牛养殖,同时发展黑山羊等特色养殖。建成脱毒原种繁育基地12个、高产创建示范片8个、马铃薯专用薯生产基地5000亩、原种繁育基地1万亩、一级种薯繁育基地10万亩、推广一级种薯15万亩。在葫芦河川道区乡镇建成露地蔬菜示范园区16个、设施蔬菜示范园区7个。
三是对标精准扶贫,强化政策支持。总结近年来产业扶持经验,研究制定了《西吉县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西吉县2017年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按照大干大支持、不干不支持的原则,把种养选择权交给群众,由群众根据种养意愿,自由选择产业,政府以奖代补扶持发展,实施“普惠+特惠”扶持政策,统筹整合特色优势产业培育资金41892.71万元,围绕马铃薯、草畜、蔬菜、杂粮四大产业全产业链建设进行扶持,通过直接补贴、担保贷款、农业保险等方式,累计实施补贴19类42项,补贴到村到户到项目。
四是围绕服务提升,完善经营体系。按照自治区“四个一”示范带动工程要求,培育了19个养殖产业扶贫示范村,培育宁夏佳立、宁夏国圣、宁夏华林、宁夏存录等13个扶贫龙头企业,20个扶贫产业合作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的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在今年84个销号村每个村重点培育1家经营主体,并对2014-2015年全县66个脱贫销号村的经济合作组织进行巩固提升。目前全县规范运营合作社达到了508家,家庭农场达到了51家,种养大户超过1500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8家,脱贫销号村合作组织覆盖率达到了80%以上。
05-05 来源:华夏时讯| 编辑:确牛
04-26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7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11-0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5-1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11-03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4-3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05-1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