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初秋时节,穿行在临泽县蓼泉镇广袤的田野上,一个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涌现、一座座钢架蔬菜大棚如千帆竞浪、一大片制种玉米绿意盎然、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荡漾在农民脸上……现代农业在“抚彝故地”蓬勃发展。
“这个行间距太窄了,这会铺膜的时候要注意,行间距太窄不利于蔬菜的生长……”走进临泽县蓼泉镇老罗家庭农场,机声隆隆,拖拉机在田间来回作业,铺滴灌带、铺膜、覆土……所有工序同时进行一气呵成。

“今年农场种植的第一批200多亩水果玉米,全部销售到了深圳和广州市场,亩均收入4400元,220亩西兰花,第一茬亩均收入3000元左右,错时种植的200亩水果玉米,目前长势很好,预计9月中旬就可成熟上市。”正在组织工人进行铺膜的蓼泉镇老罗家庭农场负责人罗天英说。
今年63岁的罗天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在创办家庭农场之前,他养过猪、搞过建筑、做过小本生意,积累了很多的创业经验。2015年,县上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户大胆创办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于是罗天英就产生了创办家庭农场致富的念头。2015年6月,他投资800多万元,按照“秸秆尾菜-畜禽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蔬菜种植-生态养鱼”的发展模式,注册创办了一个集种植、养殖、渔业和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新型家庭农场,开展舍饲养羊、种植高原夏菜。今年,罗天英在外出考察了解市场的基础上,他采取“龙头企业+农场主”的直营销售模式,与深圳丝路绿洲有机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和甘肃中美国玉水果玉米科技开发公司签订合同,种植了200亩西兰花和400多亩水果玉米,同时,引进种植红甜菜、罗马生菜等蔬菜新品种50亩,套种板蓝根140亩。
“今年预计收入在280万元以上,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开展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创新示范工作,按照建设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要求,示范带领周边群众共同发展致富。”谈起下一步打算罗天英信心满满的说。

在该镇寨子村佳鑫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基地上,负责人杜建英正在温室内为娃娃菜幼苗浇水。
2014 年11月,杜建英牵头成立佳鑫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70亩,建设105座钢屋架大拱棚,并按照“农户+示范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带领周边群众种植娃娃菜、甘蓝等订单高原夏菜。
然而,随着蔬菜种植规模增大,受气候不稳定、市场价格波动大、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等因素影响,蔬菜效益下滑。为进一步增加群众效益,2016年年底,杜建英联合县内佳鑫、金田园、陇原春、新添蔬菜专业合作社等4个蔬菜专业合作社组建成立了蓼泉镇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与深圳丝路绿洲有机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祁连绿宝(深圳)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签订供港澳蔬菜基地建设协议及700亩供销合同,由祁连绿宝公司和联合社负责基地落实与产品生产,香港昌盛集团负责终端销售。通过规模化订单种植,进一步提升了蔬菜质量,拓宽了销售渠道,提高了农户种植效益。

“以前大家各种各的菜,各跑各的市场,菜质量上不去,还卖不上好价钱。现在我们成立联合社,大家抱团发展,通过有机肥种植,生物防治管理,提高了蔬菜品质和效益。今年,联合社的头茬拱棚娃娃菜卖完,每亩地收益都在7000元以上。”杜建英如是说。
如今在蓼泉镇,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壮大,在农业生产中唱起了主角。近年来,蓼泉镇抢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引导群众组建各具特色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林牧场,促使农户土地由分散经营向种植大户和“农场主”集中,由农户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加快了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进程。目前,全镇通过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方式,注册成立家庭农林牧场2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8个、联合社1个,培育农业龙头企业3个,发展高原夏菜、特色林果、乡村旅游、休闲采摘等优势产业,壮大了“一村一品”特色规模,推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激发了农村经营发展活力。(杜学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