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普法以来,隆德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锁定“走在全区前列”的目标定位,在法治宣传、法治文化、法治创建、载体平台上下功夫,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打造隆德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升级版。
全力推进法治宣传“转型升级”。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注重从政策、机制和制度层面上,推动普法工作由“主管部门独唱式”向“全社会合唱式”转变。下发了隆德县《关于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方案》,建立了《隆德县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将全县“七五”普法规划细分成264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53个部门(单位)和13个乡镇,实现了责任主体全覆盖、责任内容项目化和责任落实量化考核。
大力推进法治创建“优化升级”。一是按照全区法治创建活动安排,努力做好国家、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推荐工作,通过对法治宣传教育情况、“两委”干部和“法律明白人”的法治培训开展情况、农民普法学校和法律政策超市建设情况等检查,进一步加强对“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动态管理。二是认真组织开展法治创建活动,继续深化“法治示范单位”、“法治示范学校”、“诚信守法企业”等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法治创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自上而下打造法治隆德建设的新高地。
积极推进法治文化“提档升级”。积极探索建立县、乡(镇)、村、组四级法治文化阵地网络,即“县有法治公园,乡(镇)有法治文化广场,村有法律政策超市、组有法治宣传栏(墙)”,打造各具特色的传播法治文化的主阵地,为“七五”普法的深层推进,创造更加良好的法治氛围和环境。目前,建成以“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主题的渝河普法园,在全县109个村(社区)建成了法律政策超市,在张树村、赵楼村等整村推进村建成了法治文化园和法治文化墙。切实增强法治文化的感染力、熏陶力、渗透力和覆盖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
扎实推进载体平台“整合升级”。拓展“互联网+普法”新阵地,加强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工作中的应用,全面优化“隆德普法”公众号,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打造法律服务“微”顾问。在各村组开展“微信扫一扫、法律进家门”活动,将“隆德普法”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张贴到法治文化墙上,实现村民足不出村,只要微信扫一扫,就能快速咨询法律问题,即时享受贴心法律服务。组织开展“尊宪法 崇法治 惠民生”微信普法知识有奖竞答、民族团结知识问答、全民国家安全日、民法总则解读等活动,参与人数超过2万余人,共解答各类咨询695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下一步,隆德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重点、增加亮点、多干实事,紧贴公众需求、围绕公众关心的问题,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普及性的宣传。
05-05 来源:华夏时讯| 编辑:确牛
04-26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7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11-0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5-1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11-03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4-3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05-1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