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县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把就业扶贫作为一个突破口,鼓励企业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工增收,通过设立“扶贫车间”,政府支持企业发展,企业帮政府解决贫困户就业增收的问题,开启了脱贫攻坚新模式。
下马关是全县生态移民迁入最大的乡镇,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近日,宁夏亿金民族服饰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将企业扶贫车间建到了移民群众的家门口,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经过培训上岗的200多名车间务工人员,其中建档立卡户就有109人,预计赶年底安排就业800人以上,明年就业岗位将增加到2000个,将有力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积极性,解决我县生态移民劳动力就业困难问题,拓宽移民增收渠道,下一步我县将在下马关田园村、河西镇旱天岭村继续推广扶贫车间这一新模式。
同心县扶贫产业园重点发展的是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民族用品和羊绒产业。大部分厂房都是由政府统一建设,提供给企业使用,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扶贫车间”,招收一定人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民族毛毡制品有限公司是全县唯一家生产毛毡的企业,也是继同心刺绣、剪纸、炕围画之后,又一个进入市场流通的民族特色工艺制品。2016年,借助党的好政策,公司与陕甘宁青、新疆、西藏等地签订了大量订单,公司年产200万平方米,产值达到9000多万。公司负责人马小兵说,他们招收的都是当地的移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厂子的效益好了,工人们的收入自然就提高了。
腾辉民族服饰今年投产以来,加工销售服装30000套。现有130名工人,基本都是女工,其中80名是建档立卡户。经过培训,她们的平均工资能达到2000元,业绩最高的能拿到4300元。目前,公司正在建设新的生产线,建成以后,预计还要招收工人200人。
丁佳兴是兴隆乡李堡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有父母和三个孩子需要照顾,没有办法外出打工。今年5月,丁佳兴被腾辉民族服饰有限公司招聘为车间工人,因为工作踏实勤快,很快被公司升职为车间小组长,专门负责检查工人缝制衣服工作,现在每月工资能拿到2500元。
目前,同心扶贫产业园及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园入园企业已达33家,完成投资18亿元,有15家企业投产,2016年实现工业产值近12亿元,解决近1200人的就业,带动600多户家庭脱贫致富。
05-05 来源:华夏时讯| 编辑:确牛
04-26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7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11-0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5-1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11-03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4-3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05-1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