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同心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创业准入的制度性成本,释放改革红利,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
一是实行“四十四证合一”,实现企业“一照一码”走天下。在登记制度改革上持续发力,深入推进“多证合一”改革。2018年6月1日起按照自治区工商局等十部门关于落实全国统一“多证合一”改革意见的要求,在全面实现“三十三证合一”基础上,将粮油仓储企业备案等11项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现“四十四证合一”,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2018年上半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656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各类市场主体增长39.79%。共办理“多证合一”营业执照663户,其中颁发“四十四证合一”115户。
二是实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实现“不见面、马上办”。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实现“不见面、马上办”的审批模式,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实施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企业设立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共办理企业设立登记全程电子化41件。将商事制度改革相关政策、办证流程等相关资料摆放在登记注册窗口,方便群众了解改革举措,提升群众对“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及电子营业执照的认可、使用、推广。
三是实行企业简易注销,实现市场主体退出便利化。自2017年3月1日起,在坚持“便捷高效、公开透明、控制风险”的基本原则基础上,对未开业企业和无债权债务企业实行简易注销登记程序,通过简化申请材料、降低退市成本,实现市场主体退出便利化。截至目前,共办理企业注销登记143户,其中:一般注销程序4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简易注销登记94户,简易注销登记占适用简易注销企业的100%。
四是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了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制定了抽查事项清单31项,着力提升监管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继续做好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管理,强化企业自我约束,降低市场交易风险,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截止目前,共开展不定向抽查138户。对金融投资类企业开展了一次定向抽查,已完成抽查任务的46.15%,对其中3户未参加年报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05-05 来源:华夏时讯| 编辑:确牛
04-26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7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11-0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5-1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11-03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4-3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05-1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