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高庄乡金星6队农民马小亮,常以收购销售农副产品为主,因无固定的经营场地,只能走村串户零散收购农副产品,如何才能做大做强赖以生存的产业?
借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2016年,马小亮购买了高庄乡金星三队2户农户闲置宅基地2.32亩,搭建了临时收购场地,开始了以固定场所收购小麦、玉米、黄豆、油葵等粮食作物。因规模扩大当年经济效益实现了翻一翻的局面。马小亮天天琢磨着,如果能对购买宅基地进行改造和场地硬化,效益更是不可估量,但苦于政策不允许,只能持观望状态。2017年,借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他以14.2万元购买了2.32亩闲置宅基地 50 年使用权,并办理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动产权证,注册成立了平罗县高庄乡聚力农副产品收购站。有了固定场所的马小亮信心倍增,开始琢磨让场地真正发挥最大效益。他投资40万元,硬化晒场479平方米、改建办公用房252平方米,搭建817平方米的高标准彩钢棚,利用不动产权证抵押贷款37万元,购买了精选机、取湿机、输送带、定量打包机等现代化机械设备,并与周边农户签订黄豆、玉米等农作物种植订单300亩,收购销售黄豆、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1000吨,其中黄豆收购量达600吨,主要销往甘肃、陕西、山西等地,占全县黄豆总量的80%。毛收入24万元,扣除折损、装卸费及其他成本,净收入达18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增加劳务收入达10万元。比起流动式收购,收购量增加20多倍,实现了从传统的收购、销售向现代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转变。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一方面盘活了农村闲散土地资源,使闲置、零碎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得到整合利用,显化了土地内在价值,另一方面以其高效的供地效率、较低的用地门槛和运行成本,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提供了用地保障。全县22宗248.33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主体和农民返乡创业创造了条件,最大程度的释放了改革红利。
05-05 来源:华夏时讯| 编辑:确牛
04-26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7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11-0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5-1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11-03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4-3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05-1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