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四访班彦:见证贫困村的蝶变

作为一名记者,能一路见证一座贫困村的蝶变,我是幸运的。2017年7月至今,我先后四次走进班彦村采访,每一次都带给我不同感受。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扶贫工作队的辛勤付出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班彦村越来越美了,越来越富了,越来越有底气了。

第一次走进班彦村是夏天,一座座砖房院落整齐排列,院子里水龙头一拧,自来水哗哗流淌。老人们说,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班彦村的好日子开始了!77岁的土族老汉吕有荣的新家最漂亮。墙上贴着壁纸,屋顶挂着吊灯,地上铺着地砖,电视柜上摆着大彩电。我问吕有荣9岁的孙子:“山上的家好,还是山下的家好?”小家伙笑着回答:“山上的家不好,这个家好!”

山上的家长啥样?山上的家位于班彦新村对面的沙沟山脑山上,七八公里远。村民吕志发带我们上山,他告诉我们,从他的爷爷的爷爷起就住在山上。山上十年九旱,只有一条土路,一下雨,山路泥泞,人走不出去,也进不来,他们就像是“夏天的向日葵”,太阳照在哪儿,就坐在哪儿晒太阳,靠天吃饭。山上的日子苦啊,这辈子所有的苦都是在山上受的。汽车行驶在悬崖边的土路上,不知道拐过多少个弯,终于到达了山顶。山顶上随处可见裸露的干沙土,一座座土房子已荒废,有的只剩下一排排土墙。吕志发推开老屋大门,在每个空荡荡的房间里转一圈,他感叹:“住了几十年,有感情!”紧接着他又说,感情再深也要搬下山,不搬,好日子永远不会找上门!吕志发的话让我动容。我无数次回忆起他当时的背影,他站在低矮的房子里,用一双布满老茧的手,拭去眼角的泪水,这是一位老人对根的眷恋,也是对新生活的期盼。

“总书记,您放心,易地搬迁后,我们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过得很好!”第二次走进班彦村是秋天,一个收获的季节。班彦村遍地小麦金黄,大豆硕果累累,身着民族服装的村民们载歌载舞,满怀深情给总书记写了封感谢信,感恩党中央的亲切关怀。村民吕志武说,这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吕志武的儿子和儿媳妇在城里打工,他和老伴儿照顾龙凤胎。闲暇时,他们推着孙子孙女漫步在新村,给他们讲来之不易的新生活。尽管他们听不懂,也不会回应,但老两口心里美滋滋的。在他们看来,这就是最好的生活!那天,我在吕有荣家吃了一顿美味的面片。看着院子里绿油油的蔬菜,回味着面片的味道,幸福感油然而生。我想起第一次采访吕有荣,他说,住在山上的时候,他想象中最好的生活是有水喝、有菜吃。这一次,他说:“国家给我们盖了这么好的房子,我们能挣钱了,最好的生活是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一起。”吕有荣的变化是最有力的扶贫成果,他不止一次对我说:“我要多活几年,多过几年好日子。”

第三次走进班彦村是冬天。初冬的班彦村灯笼高挂,红旗飘扬。这是一个酝酿的季节,预示着来年班彦村将迎来更好的光景。第三次采访,我要讲讲班彦村的女人们。班彦村有30多名外地媳妇,她们中有汉族、藏族,她们凭借勤劳和果敢顶起了半边天。村民们夸赞她们:“攒劲!”50岁的张卓麻什姐是班彦村的盘绣带头人,她的儿媳妇是个广东人。这让我无比惊讶:一个生活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女人,怎么会看上一个高原贫困村的小伙子呢?张卓麻什姐一脸骄傲:“我这个儿媳妇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青海人。”为了感谢这个远道而来的儿媳妇,张卓麻什姐早早准备了几万块钱,让儿媳妇过年带回娘家。让儿媳妇带着在青海挣的钱回广东,多有面子呀!

吕有荣的儿媳妇永青来自西藏,长得瘦瘦的,清秀、干练。每天清晨五六点,永青就骑着摩托车上山放羊,她一个人放300只羊,一只羊卖800块钱,就能收入24万元。更不简单的是,永青有远见、有胆魄。她和丈夫贷款30万元修建了400平方米的土豆窖,收购了近百吨土豆储存,等价格上涨再出售。村里人没有不夸永青的,都说她为班彦村的脱贫致富立了大功。吕有金在自家的酒坊中开心不已。去年12月,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指引下,班彦村成功摘掉贫困帽子。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一年了,脱贫后的班彦村又是什么样呢?班彦村真的是让我惊喜不断。我又见到了吕志武家的龙凤胎,他们两岁多了。在盘绣园里,哥哥在阳光下围着花坛奔跑,妹妹躺在小推车上睡着了,吕志武的老伴守候在旁,眯着眼笑。

吕有金见到我们,笑得嘴都合不拢。上一次采访他,他的孙女病重,我小心翼翼地跟他说话,尽快结束采访,不忍打扰。这一次,他主动邀请我们品尝他酿的酩馏酒,每说一句话都会在空中竖起大拇指,甚至对着镜头比出胜利的手势,高兴得像个孩子,那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感染了在场每一个人。班彦村的孩子们完全改变了我对大山里孩子的印象。他们一点也不怕生,非常有礼貌,他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气神,让我顿时觉得阳光更灿烂了。走在班彦村,我看见,每个人都很忙,男人忙完农活忙打工,女人忙完农活忙刺绣。从老人到孩子,每一个人身上都充满了力量,每个人眼里都透着坚定与平和,每个人的笑容里都饱含自信,我也浑身注入了干劲。下一次,我再走进班彦村,会看到一座什么样的村庄?我憧憬着。新建成的班彦村盘绣产业发展基地——盘绣园土族特色盘绣产品。10月17日,本报记者一行再次来到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看一看已经实现脱贫的班彦新村的新气象。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第四届城市科学节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学生

      第四届城市科学节近日在北京展览馆开幕。本届城市科学节以奇妙的科技之旅为年度主题。本次活动主要针对5-25岁青少年、......

    05-05    来源:华夏时讯| 编辑:确牛

    分享
  • 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 范长龙出席仪式

      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26日上午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

    04-26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银川花博园51个郁金香品种进入盛花期

      近日,记者来到银川花博园了解到,为了迎接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开幕,银川市林业局在花博会首次尝试大面积种植郁金香......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分享
  • 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宣传语新鲜出炉

      自3月5日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和中国银川首届荷花节宣传语征集活动结束之后,经过一个月的严格评选,第九届中国花卉博......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分享
  • 这位异乡的游子写遍了苏州的乡愁

      在江苏媒体圈,应志刚算得上是一位传奇人物。做了20年深度调查记者,带出来的学生,不少已是各家媒体的中坚力量,至今......

    04-27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分享
  • “永州之野”将登陆2018中国中部(湖南)

      以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二十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

    11-0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解密飞鸽传书-鸽子是靠地磁导航的

      一只信鸽,即使你把它带到千里之外的陌生地方,它也能把信带回家。在鸽子头顶和脖子上绕几匝线圈,以小电池供电,鸽子......

    05-1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举行 新疆

      久闻新疆瓜果飘香,今天终于品尝到了!11月1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二十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在......

    11-03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我们诞生在中国》北美票房名列前茅

      中新社洛杉矶4月29日电 (记者 张朔)《我们诞生在中国》(Born in China)北美上映首周成绩不俗,在最近一周北美票房排行榜近百......

    04-3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韩国第19届总统选举的八大变化

      人民网首尔5月10日电(夏雪、实习生 袁晓雪)备受瞩目的2017年韩国大选已尘埃落定,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的候选人文在寅......

    05-1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