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银川4月29日电 (阎梦婕、马甜)九曲黄河,穿峡入谷,一路雄风,奔流不息,在吴忠市青铜峡穿过了上游最后一个峡谷后,河水绵延向北流去,形成了两岸广阔的冲击平原。
“天下黄河富宁夏”,千百年来,黄河用乳汁哺育了万倾碧波,用身躯镌刻着历史变迁,造就了“塞上江南,鱼米之乡”——青铜峡。
4月29日,青铜峡市中华黄河楼玄武门前的舞台上老者唱起古老的歌声。50面大鼓齐响,打响开山的阵势,鼓声浩瀚代表着先人们对于水的渴望和期盼,一场拜水的仪式呼之欲出……
当天,宁夏引黄灌溉古渠系“申遗”万人签名暨黄河拜水盛典实景演出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活动将打破传统,从开山,祭祀,放水,农耕和感恩五个板块全面展示黄河之景,助力宁夏引黄灌溉古渠系“申遗”。
“黄河·拜水盛典”实景演出以老腔黄河谣开场,以众人合唱黄河谣结尾。尤其是在祭祀放水一章中,玄武门的水闸开启,壮观的黄河之水从阶梯之上奔涌而下将成为最大看点。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党委书记、厅长白耀华表示,宁夏作为黄河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治水历史悠久厚重,自22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拉了开修渠筑堤、引黄灌溉的序幕,在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激荡中历经沧桑从未中断,治水业绩与都江堰齐名。通过申遗,将有力传承保护仍在发挥作用的古代灌溉工程,加快现代水利转型升级建设步伐,有效提升“塞上江南”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饮水思源、感恩怀德。传承黄河文明、弘扬黄河文化,“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是共同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这次,我们隆重举行宁夏引黄灌溉古渠系‘申遗’万人签名暨黄河拜水盛典活动,目的就是要通过举办这次活动,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底蕴、探讨黄河文化精髓,让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更加绚丽多彩,更加灿烂辉煌。”吴忠市委常委、青铜峡市委书记石瑞林说。
在此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青铜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旭年表示,举办宁夏引黄灌溉古渠系“申遗”万人签名暨黄河拜水盛典活动,就是要依托独特的黄河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逐步探索青铜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着力夯实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基础,全面打响“印象黄河·彩虹之上”文化旅游品牌。
青铜峡市地处宁夏平原精华地段,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据最新普查统计,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全市旅游资源总数由原来的139个单体(群体)增加到目前的280多个旅游单体。
青铜峡山川秀美,人文荟萃,历史悠久,古老的黄河文明,悠久的丝绸之路,浓郁的农耕文化,神秘的西夏历史,巍峨的贺兰风光,梦幻的牛首仙境,形成了青铜峡灿烂多姿、积淀深厚的文化特色。境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8塔;有宁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武口子门岩画;有黄河流域第二大湿地青铜峡鸟岛;有两千多年前秦汉时期建造的古渠水系;有号称“宁夏小八达岭”之称的北岔口明长城;有集“长河落日”与“大漠雄浑”为一体的金沙湾;有2016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鸽子山古文化遗址。有黄河楼、黄河坛、大禹文化园、塔林博物馆等黄河文化标志性建筑,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每一个景点都是一部厚重的历史,每一个景观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悉,2016年以来,青铜峡市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为目标,以“印象黄河·彩虹之上”为品牌,以“黄河岸边、稻花香里、贺兰山下”三条基线为重点,积极打造“一环、三带、三区”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掘和丰富文化旅游资源内涵,提升景区档次规模,完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改善旅游发展环境。2017年第一季度,青铜峡市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8.33万人次,同比上增33.8%,总收入149.39万元,同比下降23.94%。全市农家乐接待游客11519人次,同比上增14.54%,总收入87.69万元,上增27.64%。
05-05 来源:华夏时讯| 编辑:确牛
04-26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7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11-0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5-1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11-03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4-3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05-1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