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一吨落锤砸出最高“中国标准”

一吨落锤砸出最高“中国标准”
 

对许多人而言,“坐火车”的过往记忆,是由一块块象征的碎片构成:绿皮车、脏乱、缓慢、晚点……当然,还有那每隔几秒就会响起的哐当声。

声音的出现,在于轨道之间的接头——车轮每轧过接头便会发出一声“哐当”。这种坐火车的另类体验,背后意味着普通火车“跑不快”。

如今,中国先进的焊轨技术,让“哐当”声成为历史。高铁时代下,根根轨道间不再有缝隙,车辆在时速300公里之下行驶得非常平顺,人们再也听不到那令人昏昏欲睡的声音。

只容0.3毫米的误差

4月18日,京沈高铁全线焊轨工程在中铁三局施工段拉开维幕。在施工现场,轨道上一辆焊轨车伸出的长臂正对着一个焊接点,操作室内各类精密电子仪表密布,技术员正在进行各项参数调试。

“参数调试很关键。”中铁三局线桥公司京沈阳项目总工徐锐说,因为钢轨是高碳钢,钢材成分复杂,同一种钢材,因生产时间不同,其成分也不同,因此焊接难度大。“要想把钢轨接点焊的天衣无缝,两段钢材的成分就必须找精准。”徐锐说。

也就是说,只有将两段钢轨的成分搞精准,再用焊接方式把接点变成相同成分,才能保证这个接点天衣无缝。

按高铁标准,焊接轨缝的误差必须控制在0.1毫米至0.3毫米之间。“其目的就是铺设无缝线路。消除钢轨之间的接缝,使轨道更平顺。”中国焊接科学的奠基者、中科院院士潘际銮说,这是前沿技术,也是成熟技术。

90岁的潘际銮院士,对自己从事一生的焊接专业充满骄傲和自豪:“核电站和高铁,无论哪个离开焊接都不行。”

钢轨焊接技术集成了机械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液压、焊接、冶金、热处理、无损检测等多学科技术于一身,钢轨焊接又不完全等同于上述技术,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为保证高铁钢轨焊接质量,中国在技术、工程等各方面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潘际銮院士认为。

目前钢轨之间的焊接,90%以上采用闪光对焊方法,即一种没有填充金属的焊接方法。“就是以闪光焊接方法加热钢轨端部,加热到一定程度后,给两根钢轨的接触面施加挤压力,将两根钢轨焊接在一起。”徐锐说。

自成体系的优越创新

焊接就是让接点“天衣无缝”的一门技术,即通过采用先进的设备、工艺、工法,实现钢轨焊接接头性能优良,强韧性好,轨面硬度均匀,焊接缺陷得到可靠控制,焊接接头有很高的平顺性。

再来看京沈高铁焊轨现场。4月18日,经过焊前检查、除锈、焊接、粗打磨、热处理、精矫直、精磨、外观检测、探伤工序加工、生产检验等20多道工序后,两根试验钢轨被放试验轨道台上。焊轨车长臂对准这两根待焊钢轨的端面,通过强大的电流后,只见焊花四溅,几分钟后,轨缝消弥得无影无踪。

用眼看,完全没有“拼接痕迹”,由电子平尺验收,钢轨焊接处的平顺度为0.17毫米。又经过一吨重钢锤连续击打两次,无任何变化。

落锤是中国特有的检验方法之一,主要用于检验焊接缺陷,现场也用落锤试验方法辅助制定焊接工艺参数。“锤头重量1吨是标准规定的,除了锤头重量以外,还有落锤高度、锤头圆弧半径以及砧座基础等很多要求。”徐锐说。

当然,除落锤以外,还有其他检验方法,检验其他的指标。目前世界上中日欧美等国家,依据各国国情都有各自的焊轨标准。

“我国钢轨焊接标准自成体系,符合中国特点和目标。”潘际銮院士认为,相比其他国家不对钢轨焊接接头热处理,因此不应用超声波探伤技术,中国则有条件应用超声波探伤技术,对轨焊接接头进行检验,更容易发现焊接缺陷。在这方面中国钢轨焊接技术是显著优于国外的。

4000个接点一次合格

四月,正在建设的“四纵四横”徐兰高铁重要组成部分,即宝兰高铁联调联试正在紧张进行,其平顺度十分稳定。

此前,建设单位对焊轨工程初步验收,由中铁三局线桥公司担负施工的全线800公里焊轨工程,4000多个焊轨点在接受探伤检测时一次合格。

记录显示,这是我国高铁施工以来一次检验合格最长里程。

创造这一奇迹的是我国惟一一个焊轨专业国家队,中铁三局焊轨班组。凭借中国高铁里程不断延伸,这个团队完成了高铁部分5500公里的焊轨工程,占国内高铁的四分之一;完成焊轨接头116000个,实现焊头质量优良率100%,先后有13项焊轨工程被评为“全国优秀焊接工程”。

“我们在焊接工程上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是因为我国有大量高铁建设实践机会。”中铁三局宝兰焊轨项目经理冯继军说。

除现场移动焊接外,轨道焊接还有工厂静态焊。“工厂静态焊接将100米钢轨焊成500米,现场移动焊接负责连接500米。”中铁三局焊轨分公司经理邸向军说。

截至目前,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达22000公里,占世界60%以上。

正在建设的京沈高铁是我国高铁施工水平的升级版,全线各项施工均采用最新技术,焊轨标准亦更高。在位于昌平的北京铁路局沙河焊轨基地成品轨场,沙河基地制定的检测标准高于国家相关部门规定的内控标准。“普通钢轨500个焊头一查,但京沈轨道则要每焊接300个焊头做1次试验,检验焊接的质量。”焊轨基地党总支书记李志强说。

在京沈高铁移动焊接施工现场,标准也有提高。“这就是重达1吨的铁锤,从5.2米高空落下,连续两次试验接头不断才算合格。”邸向军说。而普通轨只需锤一次。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第四届城市科学节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学生

      第四届城市科学节近日在北京展览馆开幕。本届城市科学节以奇妙的科技之旅为年度主题。本次活动主要针对5-25岁青少年、......

    05-05    来源:华夏时讯| 编辑:确牛

    分享
  • 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 范长龙出席仪式

      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26日上午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

    04-26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银川花博园51个郁金香品种进入盛花期

      近日,记者来到银川花博园了解到,为了迎接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开幕,银川市林业局在花博会首次尝试大面积种植郁金香......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分享
  • 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宣传语新鲜出炉

      自3月5日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和中国银川首届荷花节宣传语征集活动结束之后,经过一个月的严格评选,第九届中国花卉博......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分享
  • 这位异乡的游子写遍了苏州的乡愁

      在江苏媒体圈,应志刚算得上是一位传奇人物。做了20年深度调查记者,带出来的学生,不少已是各家媒体的中坚力量,至今......

    04-27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分享
  • “永州之野”将登陆2018中国中部(湖南)

      以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二十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

    11-0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解密飞鸽传书-鸽子是靠地磁导航的

      一只信鸽,即使你把它带到千里之外的陌生地方,它也能把信带回家。在鸽子头顶和脖子上绕几匝线圈,以小电池供电,鸽子......

    05-1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举行 新疆

      久闻新疆瓜果飘香,今天终于品尝到了!11月1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二十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在......

    11-03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我们诞生在中国》北美票房名列前茅

      中新社洛杉矶4月29日电 (记者 张朔)《我们诞生在中国》(Born in China)北美上映首周成绩不俗,在最近一周北美票房排行榜近百......

    04-3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韩国第19届总统选举的八大变化

      人民网首尔5月10日电(夏雪、实习生 袁晓雪)备受瞩目的2017年韩国大选已尘埃落定,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的候选人文在寅......

    05-1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