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万年前,一片荒漠逐渐在非洲北部形成。时至今日,这片荒漠已是世界上仅次于南极洲的第二大荒漠,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沙质荒漠,它就是撒哈拉。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东西长约4800千米,南北长约1300~1900千米,面积达到900万平方千米,几乎占满整个非洲北部,占非洲总面积的32%,和美国本土面积不相上下。
在撒哈拉沙漠的某些区域,终年无雨,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地面温度达到70℃~80℃,绝对无愧世界“热极”的威名。
地球上的土地资源已经非常稀缺,面对如此广袤的撒哈拉沙漠,科学家动起了“歪脑筋”:有没有可能将撒哈拉沙漠变成美丽的绿洲、富饶的粮仓呢?
引入海水
水是改造沙漠的关键。经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地理学家信心十足地表示,与其他沙漠相比,撒哈拉沙漠的改造条件非常优越:它三面临海,东面是红海、西面是大西洋、北面是地中海,如果能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水引进干旱的沙漠,再辅以沙漠中本就有的强烈光照和丰富矿物质,那么人类战胜这场“沙漠挑战”的可能性就会非常大,撒哈拉沙漠绝对有希望重回往日的美好时光。
当然,海水并不能直接用于灌溉和饮用,但有了海水,就可以大大改善周围地区的气候——蒸发的水分,会在空中成云,随后增加降雨量,从而使此地的气候变得潮湿、凉爽。利用地中海海平面与这些内陆湖面的高度差,水流还能推动水轮发电机产生大量电能,而电能也能为改造沙漠作出巨大贡献。此外,人们还能从湖中获得鱼虾等副产品。
修缮河道
除了直接将咸水引入撒哈拉沙漠,也有人提出设想——将海水淡化后再引进沙漠。人们可以在沙漠地区建立核电站或太阳能电站,利用价格低廉的电能将海水淡化。如此一来,几个内陆湖就可以变成储存淡水的巨大水库,然后通过设计周密的渠道网络,把淡水输往沙漠的各个角落。
地理学家在撒哈拉沙漠调查时,发现了许多干涸的古河道,通过对这些古河道走向的研究分析,他们发现从前的尼日尔河并非流入几内亚湾,而是顺着上游往东北方向一直流入撒哈拉沙漠的西部。不过由于后来的地壳运动,尼日尔河的中下游突然发生了大拐弯,反而向东南方流去。如果人们能在尼日尔河大拐弯的地方兴建水利工程,比如穿山渠道,就完全有可能恢复尼日尔河以往的河道走向,让河水流入沙漠深处。
此外,人们还想让非洲流量最大的河流——刚果河,也为改造沙漠作出贡献。虽然它距离撒哈拉沙漠较远,但科学家发现它的上游与乍得湖的上游相距咫尺,同时刚果河的上游流经一连串的岩石峡谷,如果在那里建成水坝,就可以汇聚成一个20万平方千米的大淡水湖。接下来,只要再开凿一条短短的运河,就能把其中的淡水运往乍得湖中转站,最终借此将水送至沙漠各处,让“远水”解“近渴”!
05-05 来源:华夏时讯| 编辑:确牛
04-26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7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11-0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5-1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11-03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4-3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05-1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