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8日下午,由人民网主办的“互联互通 深化推进——‘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研讨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举行。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党委书记孙壮志出席研讨会并参与圆桌论坛讨论,就“‘一带一路’民意沟通与智库发展”话题发言。
图: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党委书记孙壮志参与圆桌讨论
孙壮志认为,应该说“民心相通”主要还是要促进人文交流。传统上人文交流主要是通过政府间的协议在双边或者多边层面上推进,比如教育、文化、卫生、科技领域的合作协定,由政府自上而下推动。“一带一路”有它的特色,实际上是多主体、多层次推进的方式,也就是除了政府以外还有很多其他主体参与其中,像智库、传媒、民间团体都可以有很多机会参与进去。
作为智库来说,尤其作为人民日报这样国家级的媒体来说,在里面可以起非常大的作用。例如中东欧国家,包括像乌克兰、高加索地区的中亚国家,中国过去在这些方面做了非常多工作,他们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但他们了解中国渠道非常单一,一般是通过学汉语,了解中国的艺术、书法,但是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不是特别了解——这恰恰是我们智库,包括传媒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的地方。
孙壮志指出,智库包括传媒可以在如下四方面发挥作用。
第一,促进进一步融汇共识。智库可以在更高层面,比如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端智库,开展相关问题的研讨。像日本、印度这样的国家对“一带一路”是有想法的,我们通过智库交流打消疑虑,做通政府官员的工作,在形成政策过程中发挥作用。
第二,可以进行协商。因为智库是非常平等的,可以有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专家,比如有研究政治问题的、社会问题的、经济问题的,可以就不同专题进行研究,并且可以就合作的具体领域和方向分析困难、风险与挑战。政府可以从中寻找答案,而且可以通过协商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第三,在更高层面上传递“一带一路”内涵、精神和实质。这方面智库可能讲得更明白,这比一般性的文化、艺术交流产生的作用和穿透力更强。
第四,可以一起来为企业服务。“一带一路”在经济、贸易,包括在其他领域的合作是走在前面的。特别是企业大量走出去的时候,需要智库跟进,能够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他们介绍对象国人文与法律的情况,使这些企业能够尽快适应当地的状况与文化,能够尽快融入进去,能够使企业尽快产生相关效益。
孙壮志还认为,未来从智库的层面需要搭建一些平台。比如通过上合组织领导合作委员会搭建了一个智库交流平台,每一年都会开一些相关的研讨会。应当把这些机制整合起来,形成“一带一路”合作平台,通过发挥传媒、特别是人民日报这样大的平台的引领和召集作用,使智库更好地发挥作用。
05-05 来源:华夏时讯| 编辑:确牛
04-26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7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11-0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5-1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11-03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4-3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05-1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