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苏镇江市丹徒区的水木年华现代农业科技园,白芽奇兰等“七彩茶”长势喜人。“与老基地不同,现在种的茶树都是新品种,还将计算机技术集成应用,构成现代茶园管理系统。”基地负责人汪月霞说,优质茶离不开标准化生产,如今的茶园实现了智能化、机械化。
上党镇伏牛山中的一家养猪基地,让不少人费解:这里养的猪个头小,而且5年多猪肉没在市场上卖过,为啥?养殖场负责人许芬芬说:“这些猪块头不起眼,却是纯种巴马猪,可大规模用到医用领域,公司与医疗机构合作,培育繁殖优质种猪2000多头,成品猪一头70斤左右,每斤售价过百元。到明年实现8万头商品猪规模,产值突破3亿元。”
传统农业如何转型?丹徒区农委副主任殷俊认为,不能再走拼资源、拼环境的老路,需要转到数量、质量和效益并重的轨道上。推进产业融合,根本路径是发挥农业“接二连三”的功能,把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模式引入农业,打造现代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
市场需要什么,就种养什么。丹徒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资源禀赋,科学确定农产品区域布局。江苏润龙科技有限公司老总陶小法说,国内对铁皮石斛需求旺,在农业部门的支持下,公司扩建种植基地,目前共有120个大棚。一个大棚的铁皮石斛鲜条年产量达5000公斤,每公斤鲜条售价高达2500元—3000元。
“三产融合”需要载体。去年丹徒新增市级以上家庭农场29家,申报省、市级家庭农场项目各10家,29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政府优先扶持名录。
除了卖产品,也卖风景。“举办节庆活动,开展果树认养,搞深加工,我们的果子不愁销,而且价格也比以往高不少。”江心洲生态农业园区农服中心主任韩平定说。全域旅游成为丹徒经济增长新引擎。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区旅游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16%。
丹徒农业“接二连三”成效显著。去年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数达7.6万户,年销售总额达22.48亿元,实现利润2.43亿元,增长5.6%。
05-05 来源:华夏时讯| 编辑:确牛
04-26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7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11-0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5-1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11-03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4-3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05-1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