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某自媒体在网上曝光一张美团点评的歧视性招聘要求截图。该截图显示,美团点评在常规的运营要求之外,还特别说明以下五类人不要,包括:不要简历丑的;不要研究生博士生;不要开大众的;不要信中医的;不要黄泛区及东北人士。招聘声明在微博上迅速引发网友热议,众多网友指责美团点评在招聘方面涉嫌歧视。
5月17日下午14时美团官微对此事件做出首次回应:“开大众信中医的东北河南混血丑小编表示个人观点不代表公司招聘要求,该员工正被拖出去打”。5月17日下午16时美团在其官微发布官方通报:称这是员工的个人行为,并声明已对涉事员工做出辞退处理。
舆论观点:美团存在招聘歧视 及时回应仍遭质疑
舆论纷纷声讨“五不要”歧视性招聘条件。齐鲁网转发评论员郭文斌的观点指出,美团“五不要”招聘条件戳中了民众“就业歧视”的伤疤。企业招聘员工,如果存在“就业歧视”,最大的受害者并不是应聘者,恰恰是企业,因为在每一种“就业歧视”中均可能会漏掉一些优秀员工。燕赵晚报认为,美团拒聘“五种人”暴露管理漏洞,个人随意发布违背劳动法规及公共道德的招聘言论,杂乱无章、缺乏规范的管理程序可见一斑,也折射出缺乏团结包容、高瞻远瞩的企业胸怀及企业文化。新浪网针对美团的危机公关发表评论,美团辞退涉事员工并不能为该事件划上句号,对消费者来说,一个公司员工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着一个公司,至少也是一个公司企业文化的体现,公司断然不能以“个人行为”为由置身事外。
针对美团招聘风波,网民观点呈现两大阵营。部分网友认为美团“五不要”招聘条件太伤人,一些来自东北地区和黄泛区的网友甚至表示要卸载美团。部分网友对美团的通报结果表示理解,美团不应该为其员工个人行为背锅。
舆情点评:回应速度获赞 公关技巧待加强
美团招聘风波涉及就业歧视、地域歧视等多种社会敏感话题,极易引爆舆论场。企业应对舆情风波时,公关速度和公关技巧是快速平息事件的重要因素。美团“招聘门”中的回应速度和动态反应值得称赞。美团5月17下午14时做出首次回应,并于两个小时后再次发布官方通报和处理结果。在媒体大量报道之前迅速回应,有利于平衡舆论声音,及时为自己发声,补救企业形象。
尽管美团在此次公关速度中取胜,但在技巧方面则存在不足。此次舆情风波涉及地域歧视和民族历史,话题较为正式和沉重,美团官微编辑以个人身份、以及开玩笑的口吻称“员工正被拖出去打”做出首次回应,显得不够正式和严肃。该回应也没有获得网友的支持和原谅,反而引发舆情的进一步发酵。在第二次回应中美团官微以公司的名义发出官方通报,通报中说明了事件处理结果,阐述了公司阳光健康的职场环境,表达了对此事件的歉意,通报获得了不错的舆论回应。这并非美团第一次出现招聘风波,此前校园招聘,美团就因为大尺度海报问题遭到诟病。招聘事件频频惹争议说明美团自身在用人标准或者对外宣传中存在管理漏洞。舆情应对中,技巧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是企业要从自身做起,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树立正确的用人标准,采取正向的宣传方式,才能避免问题一再出现。
05-05 来源:华夏时讯| 编辑:确牛
04-26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7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11-0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5-1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11-03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4-3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05-1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