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安5月23日电 (记者张丹华)由西安市政府主办、大唐西市集团承办的“‘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模式研讨会”日前在西安召开,探索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仅是政治战略、经济战略,更是重要的文化战略,是深入推动国际间人文交流,实现人文相通的重要手段,也是建成人文之路的根本途径。在‘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和民间两个方面的力量,政府主导、民间辅助,共同推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模式的构建和发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如是说。
“我担任大使11年,感觉各国间在文化方面来往交流还远远不够。”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宫小生说。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的馆长张弛有同样的体会,他们曾经到俄罗斯和当地的博物馆合作,双方互换展品展览。“那是一个小地方,却引起了大的轰动。当地人平时对中国了解不多,很多人通过这个展览才开始关注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张弛说。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表示:“文化交流使人相互了解、相互欣赏、相互尊重,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
05-05 来源:华夏时讯| 编辑:确牛
04-26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7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11-0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5-1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11-03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4-3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05-1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