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召开建院60周年成就展暨表彰大会。大会表彰了建院60周年30项重大科技成就,特产所以第一单位完成的“系列特种经济动物品种”和作为主要参加单位的“国家农业种质资源库”2项成果榜上有名。
系列特种经济动物品种
发展特种经济动物产业是我国改善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国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特产所60年来系统开展了特种经济动物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在梅花鹿基因组计划、鹿茸干细胞研究、犬瘟热病毒跨宿主传播研究、毛皮兽阿留申病毒新种发现等方面的基础研究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研究领域的空白,有力的支持了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科发展,明确了我院在该领域的国内外领军地位。通过对鹿、毛皮兽等经济动物的种质资源大规模收集、整理和评价利用,先后培育出明华黑水貂、清原马鹿、四平梅花鹿、吉林白水貂、吉林白貉等优良品种,解决了我国特种经济动物自有品种混杂、优良品种依赖进口的窘境。通过梅花鹿、马鹿高效养殖增值技术、彩色水貂杂交培育技术等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解决了制约养殖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国家农业种质资源库
农业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我国特种动物资源丰富,但特种动物资源的保存、保护、利用与共享工作等方面研究存在基础薄弱、缺乏规范、资源共享及利用率低,以至导致我国成为资源大国、良种“小国”。为了有效促进特种动物资源的合理保护、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共享,特产所历时18年,开展了特种动物基因库建设、相关性状的关键基因和分子标记筛选、育种技术创新以及新品种培育与应用,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特种动物基因库,涵盖鹿类动物、毛皮动物、特禽及其它类动物共509个品种(类型);首次开发出一套特种动物种质资源网络数据库及信息检索系统,实现了特种动物种质资源的信息化和数据化管理及全方位信息数据、活体资源、基因资源的国内共享。为特种动物的科技活动、新品种培育提供了大量的、优质的原始性创新遗传资源,确保我国特种动物的资源安全、生态安全。
05-05 来源:华夏时讯| 编辑:确牛
04-26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7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11-0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5-1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11-03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4-3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05-1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