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系统全面展示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的重大成果和阶段性进展,我院于2017年6月举办“率先行动 砥砺奋进——十八大以来中国科学院创新成就展”。“率先行动”成就展的展项包括“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科学院做出“四个率先”指示以来,我院所取得的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近百项重要成果。该展览的主体展区为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技智库和面向未来,四大主体展区分别围绕着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和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等主题展开。
6月19日起“率先行动”成就展开放试运行,动物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基于作物-病虫害信息识别的农业安全重大技术”和“铸造国门生物安全防线”三项成果通过遴选,纳入科技成果展区。其中,“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作为国家领导人驻足点进行布展。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材料、化学、生物力学等方向的17个研究所和多家院外优势单位聚焦困扰领域发展的重大问题集成攻关。在干细胞领域,中国科学院在国际机构年度发文量的国际排名已经从2010年的42位跃升至2015年的第3位;年度专利申请数的国际排名2015年已上升至第2位,引领我国干细胞研究和应用整体进入国际第一阵营。五年来,专项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广泛认可的原创成果,如:获得全新人造细胞类型、单倍体干细胞实现同性生殖、“体外”获得功能性精子、发现新的乳腺干细胞类型及三阴性乳腺癌靶点、建立了哺乳动物早期胚胎4D谱系技术。专项建立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应用这些技术开展了大量临床前及临床研究。2016年,在财政部对中央部门政策和项目开展的2015年度重点绩效评价中,专项综合排名第一,评价认为“干细胞先导专项的实施在促进学科发展、提高人口健康水平、建设人才队伍以及推动临床实验和应用等多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基于作物-病虫害信息识别的农业安全重大技术。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B科技专项“作物病虫害的导向性防控—生物间信息流与行为操纵”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集中全院7个研究所在微生物学、现代昆虫学、植物分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组学和组合化学等多学科的优势力量,针对作物重大病虫害和农药滥用问题,系统开展了基于生物间信息交流的作物病虫害导向性防控研究。启动三年来,专项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广泛认可的原创成果。在理论上,发现害虫聚群成灾的机制和真菌控制害虫的新机理;系统解析了植物细胞与病原真菌、细菌、昆虫和病毒的交互识别机制。在革命性技术上,以昆虫信息素为靶标,成功控制了农业重大害虫蝗虫和松树红脂大小蠹;首次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攻克小麦白粉病;培育出高抗黄萎病的棉花品系。为我国粮食与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铸就国门生物安全防线。2016年全国进境口岸截获外来有害生物6305种122万次,这些危险性有害生物对中国构成了严重威胁。检疫把关是国门生物安全的重要手段,而外来有害生物的准确鉴定是科学检疫和有效处理的第一步。三年来,动物所通过与质检总局动植物检疫监管司合作,开展了院士专家“口岸行”活动7次,并在国家动物博物馆建立了“国门生物安全分馆”,向公众展示相关知识并进行广泛的国门生物安全教育。动物所专家针对不同的生物类群率先开展了世界范围内的潜在入侵物种的研究,为不同口岸针对性检测提供了有力支撑,针对口岸生物安全监管、动植物检验检疫等难点问题,开展了检验检疫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
“率先行动”成就展充分体现我院是党和人民可信赖的、可依靠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我院发展赢得中央和各界的支持。动物所三项成果的展出进一步凝聚全所科技人员的思想和力量,增强创新跨越的信心和勇气,并努力向公众有效传播前沿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
成就展入口
科技创新团队展区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展区
“基于作物-病虫害信息识别的农业安全重大技术”展区(扫展板右下角二维码,可收听语音讲解)
“铸就国门生物安全防线”展区(扫展板右下角二维码,可收听语音讲解)
05-05 来源:华夏时讯| 编辑:确牛
04-26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7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11-0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5-1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11-03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4-3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05-1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