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发起的“人类学沙龙”第70期在社会学所举行。清华大学助理教授梁君健受邀播映其所在清影工作室主创的人类学纪录片《一张宣纸》,以及另外两部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片段。梁君健以这三部影片为例,讲述了人类学纪录片的摄制过程,并与参会学者分享了田野拍摄的心得和经验。
人类学纪录片《一张宣纸》曾获2014广西国际民族志影展主展映单元评委会提名奖。此次沙龙播映的是全长89分钟的电视版,比曾经公映过的60分钟电影版更长、内容更丰富。该片展示了传统工艺——宣纸两代制作人的生产和生活片段,展示了大自然赐与传统中国匠人的各种珍贵材料,并透过程宵春的独特身份,呈现了现代工人和传统匠人在中国当下社会环境中失落的精神世界。
《喜马拉雅天梯》曾获2015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最受观众喜爱纪录片奖,影片还被相关部门列为2015年度北京市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和2015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第五届优秀国产纪录片表彰活动中获优秀国产纪录片长片奖,并被选为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影展的开幕影片。
播映结束后,梁君健介绍了三部影片的选题、选点和前期调研的情况,分享了清影工作室今年的工作领域和意向,并向大家介绍了纪录片的拍摄和制作经验。梁君健认为,选好一个有代表性的题目对摄制出成功影片极为重要;在有多个候选“主角”的情况下,应选择表达能力更强和更集中体现冲突的人物;长期的跟踪调研和拍摄才能收获有表现力的关键情节;电影版和电视版应以不同的思路剪辑,前者重在营造氛围,情节必须紧凑,而后者可侧重知识与信息传递,可以多集的形式进行表达等。
“人类学沙龙”始于2010年11月,已连续举办近七年,是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一个有影响力的学术品牌。本次沙龙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吴乔主持,社会人类学研究室研究员鲍江作评议员。社会学所研究人员、伦敦大学影视人类学研究生、中央民族大学在读人类学硕士等参加了沙龙。(吴乔)
05-05 来源:华夏时讯| 编辑:确牛
04-26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7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11-0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5-1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11-03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4-3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05-1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