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县持续用力抓党建精准聚力促脱贫
2017-07-11 09:58来源:
华夏时讯| 编辑:确牛
评论
今年来,彭阳县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抓党建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胜势,形成了“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产业一条路子”的良好局面。
抓组织提升,促脱贫富民有活力。坚持抓好基层组织、做好基础工作、练好基本能力,使基层党组织成为脱贫攻坚的领导核心。采取“支部+基地(园区)”“支部+企业(合作社)”等方式,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品牌树在产业链上,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深入开展“双创”活动,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采取盘活资产、资源开发等方式,不断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坚持分类指导,从严抓好“必选项目+自选项目+创新项目”的党建工作指标体系,扎实推进星级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2016年创建四星级党组织7个,三星级党组织79个。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推行以集中学习、缴纳党费、上好党课、评议党员、民主议事、党务公开等六项规定动作和若干个自选动作为主要内容的“6+X”主题党日活动,确保党的组织生活经常、认真、严肃,充满活力。建立党员e家手机APP平台,定期推送学习资料和工作动态,推动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采取抓梳理、抓完善、抓落实、抓创新“四抓”措施,扎实开展“基层党建制度落实年”,推动党建基本制度落实。深入开展“党建促进月”20条系列活动,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抓队伍建设,促脱贫富民有力量。围绕脱贫攻坚目标和任务排兵布阵,坚持好干部标准,立体看人、精准识人、依事选人,激励干部下沉脱贫攻坚一线担当干事。注重在脱贫富民的“考场舞台”上选准用顺干部,先后把78名懂专业、技术、项目的干部充实到乡镇领导班子中,将24名素质高、能力强、思路清的干部选派到乡镇党政正职岗位上。注重加强党员教育培训,今年以来,先后举办干部教育培训班6期,培训742人次,选派130名干部赴厦门、贵州等地培训学习。坚持把“两个带头人”工程作为抓党建促脱贫富民的头号工程,深入开展唤醒、扩量、提质、融合、增效“五大行动”,形成抓党建促脱贫的经验品牌。结合村“两委”换届,全县312名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任村党支部书记95名;1名大学生村官、1名机关事业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采取“三推两考一培养”措施,培养村级后备干部386名。按照“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召回一批、扶持培育一批”的方式,培育致富带头人1140名,并按照产业规模、带动能力等指标,在全市率先将致富带头人划分为ABC三种类别,量身定做发展计划,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扶持。创新建立“两个带头人”扶持激励办法和致富带头人“八型帮带”模式,不断培育壮大“两个带头人”队伍,强化带动效果。
抓重心下移,促脱贫富民有合力。坚持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资源往基层倾斜,汇聚各方合力扶真贫、真扶贫。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30个,抓点带面,促进基层党建全面提质。坚持因村派人、因人选村,从区市县机关单位选派122名优秀年轻干部“集结”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建立组织部门统一管理、乡镇党委日常管理、派出单位跟踪管理、扶贫部门协助管理、第一书记监督管理“五位一体”管理机制,创新第一书记“网格+”管理模式,倒逼第一书记落实责任、发挥作用。实行派出单位与第一书记责任、项目、资金、信息、人才、技术“六捆绑”,促使派出单位把职能优势、资源优势用到精准帮扶上,2017年来全县第一书记先后争取项目172个,协调帮扶资金860多万元。建立“三联四到”脱贫工作机制,组织3454名党员干部与17269户贫困群众建立结对帮扶关系,落实帮扶干部“三个四”工作法,确保帮扶责任精准到人、脱贫措施精准到户,先后帮助群众解决发展难题8900多个。
抓保障激励,促脱贫富民有干劲。加大基层保障力度,开展农村村级党组织“三大三强”行动,推动基层党组织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近五年来,先后整合资金8000万元,改造规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89个。将村级组织办公经费由原来的6-7千元提升至2-3万元,每年为每个村落实5-7万元的为民服务专项资金。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年度被评为1-5星级的,村干部任职补贴分别按照上年度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4倍发放,将村干部交通和通讯费提高至4800元,村民小组长工资提高至4000元。坚持抓党建工作责任与脱贫富民责任相融合,对基层党建与脱贫富民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动、同考核。建立“4+1”责任清单,确保基层党建与脱贫富民任务落实落细、落地见效。坚持把脱贫成效纳入全县基层党组织党建考核和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范畴,作为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和基层党组织书记评先选优、提拔任用、表彰奖惩的重要指标,严格责任追究,舞好考核“指挥棒”,督促种好“责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