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和致贫原因,贺兰县采暖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模式促进产业脱贫工作,将“输血”和“造血”并举,分类确定帮扶措施,做到精准施策“五到户”。即:产业项目到户、培训转移到户、小额信贷到户、扶贫保险到户、帮扶措施到户。
一是对有发展能力和劳务意愿的贫困户,支持发展特色种养业,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承包温棚自己进行食用菌种植。公司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香菇种植经营协议,免费为他们提供温棚、香菇种植配套设施、菌棒以及技术指导,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可管理菌棒10000棒,每棒3.6元,建档立卡户贷款购买或公司赊账给建档立卡户,每棒补助1元。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管理好自己10000菌棒的同时,如果还有能力管理其他无经营能力农户的10000棒菌棒,公司每月再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工资1200元,有经营能力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种植10000棒每年可增加收入30000元,无经营能力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可分红18000元;引进山西雅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签定金融扶贫项目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设油玫瑰、食用菌种植、加工及设施农业旅游观光基地,通过“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模式,让农民“带资入股、享受固定分红”,每人每年获得稳定收益500元(较土地流转收入增加215元),实现了产业全覆盖。
二是对文化水平低、缺乏技能的,加大职业技能和适用技术培训,实现就业1人,脱贫1户。我们依托“互联网+”的优势,对所有参加工程机械、电工电焊等建筑类的培训人员与宁夏圣吉龙建筑安全服务公司签订用工推荐协议,发放建筑工人平安卡,把个人信息全部录入到卡里,和建设厅的建筑工人实名制系统进行对接,所有建筑企业对持有建筑工人平安卡的人员优先录取,同时还能保障他们的利益。针对留守妇女大多无法外出就业的问题,参加家政月嫂、中式烹饪、美容美发的并取得资格证书的培训人员,与懒仔家政平台签订用工协议,利用互联网o2o服务平台为她们提供工作,直接到客户家里上门服务,开展定向就业,做到生活就业两不误。把手工编织刺绣培训和电子商务培训结合起来,教会他们在网上售卖自己编织和刺绣的产品,线下采取订单式的销售合同,对开网店的由县扶贫办进行补助扶持,切实利用好线上线下这一“互联网+”模式,确保增收,早日脱贫。
三是对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家中温棚通过流转、入股合作社等,增加贫困户土地收益和股权分红。壮大村集体经济,公司将欣荣村村委会辖区小型拱棚298栋(每栋200元)、二代温棚28栋(每栋1000元)、大型拱棚70栋(每栋500元),每年租金12.26万元,此项租金由村委会入股到公司,到年底公司按照入股资金的20%为村集体分红。
四是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老年人、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家中有大病患者的贫困户,在落实低保政策的基础上,可以将贫困户享受的扶贫资金、贷款资金、社会帮扶资金以股份形式注入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参与股份分红。针对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特困户,公司每年拿出5万元为每户发放2000元困难补助,计划从2017年起连续发放3年共发放15万元;
五是产业发展和群众务工无缝对接。针对扶贫产业园区需要大量劳动力且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特点,公司常年雇佣周边移民1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3人),年人均收入25000元左右;在移民村建设中银绒业针织厂,就近就地解决移民就业,已解决70人就业。在纺织园区建设如意集团扶贫就业车间,已解决80人就业,年人均收入28000元,实现了移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
05-05 来源:华夏时讯| 编辑:确牛
04-26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04-27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11-0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5-1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11-03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4-3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05-1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