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宜兴环科园:“双聚战略”打造“双千亿级”

宜兴环科园:“双聚战略”打造“双千亿级”
 

    从两年前创造性的提出了“环境医院”模式,变革园区企业单打独斗为“组团”相互扶持前行。

    到去年建设江苏省环保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创新载体,围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实施攻关,培育一批年营收超10亿元的创新型环保企业。

    再到今年宜兴环科园出资与底特律电气公司、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CSE)联合组建合资公司生产纯电动SUV,计划到2020年,实现销量达到10万辆、营收达400亿元人民币、税前利润达40亿元人民币……

    全国“两会”前夕,科技日报记者在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采访看到,这里通过实施聚力科技创新、聚焦环保主业的“双聚战略”和顶层设计,一个“千亿级产业、千亿级园区”正在崛起。

    借势发力,再造转型升级发展新优势

    在宜兴市委常委、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管委会主任朱旭峰眼里,近年来,尽管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转型探路爬坡过坎的困难很多。但是,从中央到地方,对环保产业的重视和认知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作为政策导向型产业,在环保法规更为严苛,执法问责日趋高压态势下,地方政府把环保作为“一号工程”,纷纷加码发力,唯恐落后,市场空前释放,环保产业已成为最具潜力、最具规模的首要产业。

    宜兴环保40多年形成的土壤、基因是无可比拟的,尤其是宜兴的装备制造基础和商道文化在国内独树一帜,在并购全球化的今天,是不可多得的潜在标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宜兴作为全国环保之乡,环科园如何借势发力,加速园区产业升级,建成全国领先的环保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高水平的现代产业高地,引领中国环保产业走出去?

    “我们通过市场倒逼和园区发展规划的引领,全力实施‘双聚战略’,借助科技创新推动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利用重大工程带动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优选并培育了一批以新技术、新人才、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四新’企业和在环保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已呈现出多方面的新价值、新效应,形成了转型升级的发展新优势。”朱旭峰说。

    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日益增强,凸显出政策高地效应。2013年以来前后二轮部省会商《宜兴合作计划》签署,促使宜兴环科园成为我国环保产业“试验田”。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把宜兴环科园列为核心区,定位在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园区积极探索环保产业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融合,率先进入全国环境服务示范园区行列。连续四年举办四届“中国环保技术与产业发展推进会”,业界的影响力持续增强。未来要借力部省共建,把推进会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合作、交流大平台,成为环保业界的“达沃斯”。

    专业人才和科创资源更多荟萃,凸显出创新高地效应。国家课题研究承接力度加大。先后打造江苏省宜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宜兴生态土壤研究院等15家环保专项科技平台,积极承接国家相关部委水专项、科技支撑计划、省科技计划等创新课题研究,推动环保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产业化之路持续深化。环保企业与国内外30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机制和机构,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460项。哈宜、南宜健康成长,赢得央企、上市公司竞争并购,新长天组建一年,即形成一倍溢价,两年估值增五倍,科技创新、集成创新效应更加彰显。

    国际技术和转化平台更加多元,凸显出桥头堡效应。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建成了中德、中以、中芬等10个国际清洁对接中心;美国PARC研究中心、以色列魏兹曼研究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等一批境外研发机构与园区企业合作建立了环保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日前,又与新南威尔士大学签约,共建火炬技术转化基地、联合实验室,并将推动环保联合大学建设等。除此,博大、江华等一批企业赴马来西亚、俄罗斯、美国设立生产基地和代表处;与环保部国际合作中心、中环国投合作成立国际环保技术合作有限公司,成为环保部3iPET国际环保技术转化基地;中韩大邱、京畿道环保产业基地、中新水处理国际创新园等一批合作项目启动。

    创业孵化和企业驯化更趋活跃,凸显出黑马基地效应。强势入围国家级众创空间。宜兴环保黑马营,最懂环保创业的众创空间,今年入围国家队,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国家级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推进计划取得新成绩。蒲公英创客空间、宜创书院等一批适用于创新创业的交流空间及载体,为所有入园人才、团队、企业提供了温馨的交流空间。已连续两届举办环保创新创业大赛,一届比一届质量高。2016年,大赛24个晋级项目质量普遍提升,且已具备盈利能力的优质企业,深受多家资本机构青睐。

    金融服务和产业支撑更加完善,凸显出体系建设效应。筑巢引凤效果明显。目前,正在实施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340项。通过项目合作和产学研转化,引进了一批“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和海归高层次人才入驻园区创新创业。在园区创新创业的各类高层次人才1100多名;产业基金、科技金融开始发力。著名投资基金及团队关注宜兴环保,并开始落户宜兴。亚洲最大的基础投资基金——麦格理团队在园区注册Tigris(泰格斯)基金,一期注册3000万美元,二期10亿美元已经获批。苏民投开始投资天长环保,与平安银行、进出口银行合作的300亿专项投资授信及50亿中小企业扶持计划进展顺利。国家发改委立项的杰宜基金完成了8个环保优势特色企业股权合作投资项目;上海丹林投资团队和产业集团联合设立环保发展基金已注册,专注宜兴企业的培育投资;各方机构通力合作,投贷结合,建立了覆盖孵化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全过程的金融支撑体系;“强小企业”日趋增多。一批技术强、规模小的“四新”企业在新三板上市辅导、产业基金支持中日益成长为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资本追逐技术的态势正在形成。

    问题导向,夯实“环保第一园”内涵

    今年,是宜兴环保产业的突破崛起之年,也是环科园示范项目布局落子之年。当前,制约环科园的瓶颈是什么?

    朱旭峰认为,从问题看,面临三大制约:

    环境大建设时代,对宜兴环保可以说是一次洗牌的过程。中国正在进入环境大建设时代,市场很大,项目很多,但要求也很高,对于实施主体在科技、资本、产业的整合能力要求更强。宜兴以民营为主的环保企业在大型项目上竞争力普遍偏弱。

    宜兴环保企业整体内生性增长潜力不足。原因主要是未能实现资本与科技融合,以低端制造为主,缺乏高端研发和制造能力,增速缓慢且普遍负增长。转型、重组的压力非常大,盘活存量的空间也很大。

    供给侧改革之下的宜兴环保价值效应还没有充分挖掘。其中,在实施并购中,并购的价值没有充分体现。企业的价值培育、品牌培育、政府扶持力度,还有待加强。当前,系统的产业引导和政策激励显得尤为重要。

    选择怎样的突破路径?“我们将突出问题导向,进一步整合园区既有资源,开展以区域流域综合治理、环境价值创造为核心内容的环境大建设,借鉴新加坡治理成功经验打造宜兴样本,加快将宜兴建设成为环保高端制造业高地。力争三年,优先在水务产业重点领域,培育20家左右的新型装备制造大企业,带动宜兴装备整体升级,推动制造基地向智造高地迈进。”朱旭峰说。

    朱旭峰告诉记者,今年,环科园将进一步落实“产业强市”主战略,围绕“四化”抓项目落地、抓实业增量,抓特色集成,在产业强区三年行动计划的引领下深拓细耕,集采众长,凝聚裂变,培育更多的优秀企业,创造更多的生态产品,进一步夯实“环保第一园”的内涵。

    环科园的新举措是:

    形成面向未来环保产业发展的战略研判。利用园区在国内外顶级专家资源方面的明显优势,依托江苏省环保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概念水厂专家委员会平台,委托国内知名专家、企业家共同研究制定指导园区未来关键工作的《发展战略报告》,强化顶层设计,对未来水科技重点发展的领域、细分技术、潜在合作方进行研究,设计路线图,发布宜兴环境指数。完成国内优先合作企业名单和宜兴优先扶持企业的名单,培育10家行业骨干(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和30家行业细分龙头,增强内生竞争力。

    继续完善环保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一方面要抓“增量”,国际先进技术转移、招商引资引智、科技创新、重大工程的输出能力建设等将加大力度,力争完成50项国际技术引进,实现3个流域项目启动;另一方面是“存量”升级。通过创新机制、政策扶持,将庞大的以环保工程建设和装备配套为核心业务的产业聚集区,升级成为符合产业未来发展特征、形成联合舰队,为我国环保事业提供综合服务、并不断自我更新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构建覆盖“科技-产业”全生命周期的资本平台。围绕重大示范项目和产业创新体系,整合目前园区已有的资本力量,并与知名机构合作,建立包括中试基金、创投基金、PE基金、产业基金等覆盖“科技-产业”全生命周期的资本体系,为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给予充分支撑,形成“资本+技术”“央企+民企”“央企+研究院”等多形式的新合作体,为园区优秀企业提供围绕价值管理的全方位服务,帮助企业在资本市场快速实现价值放大。

    形成一批面向未来的生态产品。通过这几年的打磨,以及围绕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要求,筛选并确定率先启动建设夯实一个产业创新体系、推出一个环境治理模式—环境医院、建设一个生态标杆工程—城乡生态综合体、输出一个环境生态产品—宜兴水生态科技城、编制一批高端化装备的国家标准—标准化工场。

    全面启动“产业强区”三年行动计划。紧扣千亿级产业、千亿级园区的“双千亿级”目标,突出“做强特色、做大总量、优化体系”,力争在重大项目建设、招引上市企业、加快央地合作上取得重大突破,提升环科园对全市发展的贡献份额,成为中国发展规模最大、聚集程度最高的专业环保园区,名副其实的“中国环保第一园”。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三军将士接受最高统帅检阅 齐声高呼强军

      军报记者朱日和7月30日电(记者王士彬、安普忠) 回顾建军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维护核心,彰显辉煌成就。上午9时许......

    05-02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习近平的人民情怀

      2017年1月24日,习近平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2016年2月2日,习近平在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给乡亲们......

    03-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未来20年中国新能源增量将超欧美之和

      30日在京发布的《BP世界能源展望(2017年版)》(简称《展望》)中文版显示,未来20年,中国将是可再生能源增长的最大来......

    03-31    来源:科技日报 | 编辑:确牛

    分享
  • 北京进入两会时间

      本报记者王延斌杨雪 刘园园陈莹张晔 又是一年春风绿,又是一年两会时。来自全国各地,来自不同行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

    03-03    来源:中国科技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军地联合搜救遇险飞行人员形成机制

      遇险飞行人员救援是飞行安全链条的兜底环节,伤员早一分钟得到救治,生命安全就多一分希望。空军后勤部门着眼提升救援......

    03-04    来源:国防部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习近平在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日下午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立......

    03-13    来源:新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句容探路全域旅游新样板

      3月26日,句容市第四届樱花节在天王镇浮山樱花园内举办。2014年3月,句容市初次举办了樱花节,首届便吸引了30余万游客前......

    03-30    来源:科技日报 | 编辑:确牛

    分享
  • 世界第三大清真寺“非洲第一高”由中国

      中国日报3月14日电(记者 刘坤)北非阿尔及利亚当地时间3月11日,非洲第一高阿尔及利亚嘉玛大清真寺宣礼塔主体结构正式......

    03-15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潍坊设立首个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

      10月30日上午,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相关情况。农业农村部国际合......

    10-3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解密天舟一号飞行任务特点

      4月20日晚,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从海南文昌发射场升空,踏上了首次任务的征程。 作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的重要组......

    05-04    来源:科技日报 | 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