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数字丝路”国际计划科学规划书全球发布

12月6日,第二届“数字丝路”国际会议在香港开幕。会议由“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DBAR)和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DBAR主席、中科院院士郭华东任大会主席。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2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200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郭华东在开幕式上致辞,并作题为“地球大数据推进一带一路发展”(Big Earth Data for Belt and Road Development)的主旨报告。报告指出,“一带一路”是一个突破性、全局性的国际倡议,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具有宏观、快速、准确等特点,为人类认识地球提供了新视野,为地球环境研究提供了新方法,能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支持。DBAR启动实施后,通过构建地球大数据平台,发展“一带一路”空间信息应用系统与科学模式,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科学、开放和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决策支持,成为支撑和解决区域及全球发展问题的一个创新实践,得到了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广泛认可与支持。

香港中文大学常务副校长Benjamin Wah出席开幕式。他说,“一带一路”作为我国提出的国际化倡议,对人类可持续发展、促进经贸合作和科技交流具有重要意义。香港作为“一带一路”的连接枢纽,可在“一带一路”中发挥重要作用,香港中文大学愿意为“一带一路”科技和教育合作做出更多贡献。他指出,在快速发展的经济时代,灾害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对人类生活造成重大影响。DBAR作为以服务“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国际科学计划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外籍院士瓦力里·邦杜在致辞中表示,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现代社会治理手段,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活跃的空间大国之一,为国际对地观测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指出,“一带一路”作为中俄合作的共赢之路,不仅应加强在经贸间的合作,也应加强在科技领域的合作。DBAR为中俄两国对地观测领域的科学家搭建了平台,为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方法,相信在广大科学家的共同合作下,DBAR将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卓越贡献。

《DBAR科学规划书》在本次开幕式上正式向全球发布。该科学规划书论证研讨和编撰涉及来自26个国家和10余个国际组织的300余位专家。规划书明确了DBAR的愿景、目标,及科学议程,为DBAR的实施确立了方向。DBAR是利用地球大数据,服务于“一带一路”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科学计划。这一为期十年的科学计划期望到2025年,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倡导把地球大数据应用于区域开发、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活动的设计和规划中。在实施过程中,将实现以下三个目标:一是解决制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知识缺陷;二是推动先进的科学和决策支持服务,从庞大、多样和不断增长的地球大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三是加强伙伴关系和科研网络体系内的能力建设和技术转让。

郭华东指出,服务于国家美丽中国建设,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服务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这是DBAR利用空间技术服务与研究“一带一路”的优先目标。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是致力于构建新的“丝绸之路”走廊,形成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数字丝路”则是通过打造“一带一路”数字化平台,建立创新型“一带一路”空间对地观测多边合作的机制,促进“一带一路”对地观测科学技术、数据和应用方面的国际合作,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推进沿线国家科技互联互通的有效手段。他表示,DBAR向前推进需要有清晰的目标和使命,《DBAR科学规划书》的正式发布标志着DBAR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并希望在成员国合作者们的共同努力下,让“一带一路”不仅造福于中国,更造福于沿线国家,造福于全球。

本次会上批准成立了DBAR首批8个国际卓越中心(ICoE),分别分布在俄罗斯、巴基斯坦、美国、意大利、摩洛哥、赞比亚、泰国、芬兰。这些国际卓越中心将开展在基础设施改善、环境保护、灾害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合作,形成共同研究、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科技合作开放基地,并以ICoE为支点,形成具有区域优势和研究特色的,辐射周边地区的国际合作网络。

自2016年5月正式启动以来,DBAR在“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建设、空间大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空间大数据密集计算平台等方面开展深度研究及科学合作,以7个工作组与2个任务组交叉协同的工作方式来实现跨国界的空间立体交流与观测,以期能够更快、更广、更准的认知“一带一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科学、开放和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决策支持。

本次会议为期三天,12月8日闭幕。会议旨在推动地球大数据服务“一带一路”区域可持续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地球大数据在跨学科领域的应用研究,为科学家与决策者间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并推动DBAR科学议程的实施。

“数字丝路”国际计划科学规划书全球发布

2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200余名学者参加会议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三军将士接受最高统帅检阅 齐声高呼强军

      军报记者朱日和7月30日电(记者王士彬、安普忠) 回顾建军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维护核心,彰显辉煌成就。上午9时许......

    05-02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习近平的人民情怀

      2017年1月24日,习近平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2016年2月2日,习近平在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给乡亲们......

    03-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未来20年中国新能源增量将超欧美之和

      30日在京发布的《BP世界能源展望(2017年版)》(简称《展望》)中文版显示,未来20年,中国将是可再生能源增长的最大来......

    03-31    来源:科技日报 | 编辑:确牛

    分享
  • 北京进入两会时间

      本报记者王延斌杨雪 刘园园陈莹张晔 又是一年春风绿,又是一年两会时。来自全国各地,来自不同行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

    03-03    来源:中国科技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军地联合搜救遇险飞行人员形成机制

      遇险飞行人员救援是飞行安全链条的兜底环节,伤员早一分钟得到救治,生命安全就多一分希望。空军后勤部门着眼提升救援......

    03-04    来源:国防部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习近平在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日下午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立......

    03-13    来源:新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句容探路全域旅游新样板

      3月26日,句容市第四届樱花节在天王镇浮山樱花园内举办。2014年3月,句容市初次举办了樱花节,首届便吸引了30余万游客前......

    03-30    来源:科技日报 | 编辑:确牛

    分享
  • 世界第三大清真寺“非洲第一高”由中国

      中国日报3月14日电(记者 刘坤)北非阿尔及利亚当地时间3月11日,非洲第一高阿尔及利亚嘉玛大清真寺宣礼塔主体结构正式......

    03-15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潍坊设立首个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

      10月30日上午,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相关情况。农业农村部国际合......

    10-3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解密天舟一号飞行任务特点

      4月20日晚,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从海南文昌发射场升空,踏上了首次任务的征程。 作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的重要组......

    05-04    来源:科技日报 | 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