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汪集旸、周孝信、詹文龙分别以地热、未来电网和核能为主题作了大会报告。周孝信认为,新一代电力系统应该是骨干电网和局部电网和微电网的结合,主力电源与分布式电源要结合,这是一个主要的结构特征。他表示,未来20、30年,骨干电网和分布式发展应该是一个互为补充、优化的组合。汪集旸在演讲中指出,地热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未来能源,按照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48亿吨标煤测算,届时地热占比将达到1.5%,比目前的0.5%,提高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非化石能源今后五年的3个百分点增幅中,地热“三分天下有其一”,说明地热在未来能源结构调整中的贡献十分巨大。詹文龙表示,核电是核能最主要的和平利用方式,相比其他清洁能源,其性价比更有竞争力,同时,核电也是规模、稳定、可靠的电力来源。他认为,核电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除大会报告外,本次大会还包含高峰论坛和分论坛环节。来自中国政府部门、联合国项目事务署、国际能源署(IEA)中国办公室,以及学术界和业界精英20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未来能源大会”系列活动作为一个非政府、非盈利性、定期举行的研究和交流平台,旨在通过组织专业研究和会展活动,探讨“传统能源”向“未来能源”转型融合的趋势,促进能源行业协调、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建立智能化与开放共享的现代能源生态体系。大会将持续举办,有望发展成为由我国举行的能源领域高端研讨活动之一。
潘教峰致开幕辞
大会现场
05-02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03-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03-31 来源:科技日报 | 编辑:确牛
03-03 来源:中国科技网 | 编辑:确牛
03-04 来源:国防部网 | 编辑:确牛
03-13 来源:新华网 | 编辑:确牛
03-30 来源:科技日报 | 编辑:确牛
03-15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10-3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5-04 来源:科技日报 | 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