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值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观天测地人

时值2月,我国最北端——漠河,气温低到可以泼水成冰。

搓搓手,52岁的站长李来顺从一栋黄色小楼走出,前往不远处的地磁观测室,准备开展地磁场基准测量。这里,坐落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漠河观测站,得天独厚的空间环境观测地理位置优势(我国本土纬度最高),使其成为我国开展日地空间环境监测的前哨站点。

这一天是周五,按照惯例,李来顺需要操作相关仪器,记录下地磁场的长期变化。走进观测室之前,这位东北汉子脱下大衣,把一切带有铁制饰品的衣着全部留在了屋外。根据他的经验,地球的磁场太弱,为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测量人员不能携带任何铁磁物,哪怕是衣服上有颗铁制纽扣也不行。

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是驻守漠河观测站30余年的李来顺长期坚持的。

在地球的两极,磁力线呈开放状。来自太阳的能量和物质通过极区开放的磁力线与地球交互,进而向地球的中低纬地区传递和渗透。例如,极光,它是日地空间环境事件的光学表现,在剧烈的地磁暴中极光带可以从极区延伸到中高纬地区。而在越高的纬度地区开展空间环境监测,越有利于研究日地空间环境事件的来源和机理,越能尽早地感知和预报日地空间环境事件的发生,避免这些事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破坏性的后果。

1988年,中科院决定在漠河县北极镇北约1公里处,建设我国最北端开展空间环境观测的地球物理野外台站。那时,刚刚高中毕业的李来顺听闻消息应试,不久以第一名的成绩入驻观测站,从此踏上了漫漫观测路。

最初的好奇与一腔热忱很快被冰冷的现实打败:在漠河,一年中近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寒冬,最低气温动辄零下四五十摄氏度。冰天雪地中,李来顺和同事需要常常趴在地上,一人观测,一人记录。因为初期观测设备简陋,每次观测他们需要耗费一个多小时,待结束工作回到室内,手脚早已冻得毫无知觉,半天都缓不过劲来。

不过与严寒相比,李来顺最担心的是突发意外事件。2015年3月,一场连日的暴雪压断了输电电线。为保障观测数据能够及时传输,李来顺和工作人员启动了备用的柴油发电机,可备用的柴油仅够支撑一天。情况紧急,他只得挨家挨户向村民借柴油渡过难关。那些日子,台站的3位工作人员时刻盯着柴油机,生怕再出故障,整整3天没怎么休息。

观测、记录、维护设备,台站的工作听起来简单但却来不得半点马虎。每天7点开始,查看仪器状态是否正常、数据采集是否连续、网络传输有无异常,并如实记录。这样的工作,每天至少要做4次。“数据写错了,或者不详细都不行。它们是给科学家做研究用的,要非常严谨。”李来顺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样单调枯燥的工作中,李来顺将青丝熬成了白发,也见证着台站的“成长”:现在,漠河观测站已发展成为拥有地磁、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多学科综合观测手段的现代化地球物理野外台站。在这里,每天的观测数据不间断地传回1500公里外的北京。这些数据经过科学家的实时分析,向全世界共享,为推进相关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比如,基于漠河流星雷达等多台雷达观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高层大气研究团队等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地磁暴能显著影响极区和高纬中层大气密度,影响中层背景大气动力学过程,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地球物理研究快报》。再如,基于漠河地磁和电离层观测,我国科学家发现,磁暴期间距地球约2个地球半径以外等离子体层的消减可能是由于电离层物质供给减少造成的,揭示了磁暴期间电离层对等离子体层的物质调控作用。

如今,看着台站一天天发展壮大,瞅着一本本红色证书,李来顺心满意足,“搞研究、写论文我不懂,但能为科学服务,我感到很高兴。别看我们只是把数据传回去,没有直接参与研究,但时常想,这些成果里还有我们的功劳呢”。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三军将士接受最高统帅检阅 齐声高呼强军

      军报记者朱日和7月30日电(记者王士彬、安普忠) 回顾建军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维护核心,彰显辉煌成就。上午9时许......

    05-02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习近平的人民情怀

      2017年1月24日,习近平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2016年2月2日,习近平在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给乡亲们......

    03-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未来20年中国新能源增量将超欧美之和

      30日在京发布的《BP世界能源展望(2017年版)》(简称《展望》)中文版显示,未来20年,中国将是可再生能源增长的最大来......

    03-31    来源:科技日报 | 编辑:确牛

    分享
  • 北京进入两会时间

      本报记者王延斌杨雪 刘园园陈莹张晔 又是一年春风绿,又是一年两会时。来自全国各地,来自不同行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

    03-03    来源:中国科技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军地联合搜救遇险飞行人员形成机制

      遇险飞行人员救援是飞行安全链条的兜底环节,伤员早一分钟得到救治,生命安全就多一分希望。空军后勤部门着眼提升救援......

    03-04    来源:国防部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习近平在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日下午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立......

    03-13    来源:新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句容探路全域旅游新样板

      3月26日,句容市第四届樱花节在天王镇浮山樱花园内举办。2014年3月,句容市初次举办了樱花节,首届便吸引了30余万游客前......

    03-30    来源:科技日报 | 编辑:确牛

    分享
  • 世界第三大清真寺“非洲第一高”由中国

      中国日报3月14日电(记者 刘坤)北非阿尔及利亚当地时间3月11日,非洲第一高阿尔及利亚嘉玛大清真寺宣礼塔主体结构正式......

    03-15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潍坊设立首个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

      10月30日上午,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相关情况。农业农村部国际合......

    10-3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解密天舟一号飞行任务特点

      4月20日晚,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从海南文昌发射场升空,踏上了首次任务的征程。 作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的重要组......

    05-04    来源:科技日报 | 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