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植一片番茄森林 种出“爱情味道”

植一片番茄森林 种出“爱情味道”
本报记者 华凌摄
植一片番茄森林 种出“爱情味道”
本报记者 华凌摄

还记得初尝番茄(西红柿)的那种意外的感觉吗,一咬鲜汁溢口,满口弥漫着酸酸甜甜的滋味,奇妙又诱人。据记载,十六世纪英国有个名叫俄罗达拉里的公爵去南美洲游历,第一次见到番茄就被它艳丽的色彩深深吸引,于是把它带回英国作为稀世珍品献给情人伊丽莎白女王,以示对爱情的忠贞。此后,番茄便有了“爱情果”的美名。

培育“爱情果”需要精心呵护。番茄植株在生长期间不好成活,一个晚上的霜冻就会致其死亡;若染上黄化曲叶病毒,植株很易枯萎。春寒料峭,正值户外青黄不接之际,科技日报记者在北京小汤山特菜基地的现代化温室里,却看到一串串娇艳欲滴的番茄在枝头招摇,甚是好奇,这里是如何做到的呢?

构筑理想伊甸园 这里生长最惬意

临进连栋玻璃温室之前,北京市农业局农技推广站工厂化生产技术科高级农艺师雷喜红博士,让记者先将鞋底在喷有消毒液的垫子上蹭一蹭,然后换上洁白的大褂,以免从外面把细菌带入室内,影响植物生长。

踏入宽敞高大的玻璃房,像是提前进入了夏季,温度足在28摄氏度以上。只见满眼的绿意中,缀挂枝头娇艳的西红柿不时显现,如同置身于一个番茄森林。

怎么这里新鲜的空气如此“浓郁”?记者问。

雷喜红介绍说:“这是番茄在生长中,通过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排出氧气的结果。而早上九十点钟时,这里的负氧离子最浓。”

很多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鲜少见过番茄结出果子的模样。随行的人不由惊叹,原来红丹丹的番茄果可以像葡萄一串串挂在枝头,煞是好看!

雷喜红说:“以前,你们可能看到的西红柿秧子比较低矮,而这里用绳线将株苗高高挂起,让整个植株像葡萄藤一样架起,可以攀升至五米多高的棚顶,挂出七八穗果实,周年生产可产20—40穗番茄。而结满果实的番茄串可以通过落秧挂在方便采收的低处。”

记者发现番茄植株的根部仅在一个巴掌见方的小基质块里,其内却没有一点泥土。雷喜红解释说:“这是从荷兰引进的,一般采用岩棉作为生产基质,由于它是由岩石经高温融熔抽丝而成,与其他基质相比,质轻、多孔,且不含虫,有效避免了土传病害的发生。”

在基质块旁,雷喜红指着一个纸箱子对记者说:“这里是密闭的大棚,对番茄花授粉就全靠这些小家伙了。”记者凑近细听,里面传来“嗡嗡”的声音,不由地问:是蜜蜂吗?他回答,“确切地讲是从荷兰引进的科伯特熊蜂,它们嘴长,特别适合为花蕊长的番茄授粉。而与蜜蜂相比,它们出巢授粉更加勤劳,大大提高了坐果率且增产效果明显。”

 “我们在生产理念上追求植物工厂的同时,还积极倡导善待它们的生产理念,这里引进的荷兰全生态智能温室管理系统,能够按照番茄最理想的生长需求,配比光照、水分、温度、CO2浓度和营养液等,各个环节基本能做到智能化、精准化控制。”雷喜红介绍道。

记者不禁感叹,这里仿佛伊甸园一样,能够让番茄植株在最惬意的环境下生长,结出果实。

取经“郁金香之国” 摆脱自然束缚

荷兰的国花是郁金香,由于其神秘、高贵的外形,人们赋予了它很多的爱情寓意。有人戏称,从荷兰引进有“爱情果”之称的番茄的品种及其种植技术,似乎是冥冥之中有安排。

雷喜红说,荷兰国土面积狭小,资源也不够丰富,但它却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农业强国,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目前,荷兰是欧洲出口番茄最多的国家,秘诀就是拥有世界领先的全生态智能温室管理系统。

为进一步学习设施园艺先进生产技术,2014年3月中旬,雷喜红随着北京市农业局组织的“北京市番茄工厂化培训团”前往荷兰取经,在欧洲最权威的农业食品和营养研究中心之一、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

温室工厂是荷兰最具工业生产特点的现代化农业,工业技术植入农业生产中,赋予温室工厂化的内涵,成为工业化大体系不可分割的部分。这种采取全封闭生产、完全摆脱自然条件束缚,实现了全年均衡生产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雷喜红回忆道,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实地考察当地两家具有代表性的种苗公司Globeplant和Beekenkamp。只见温室都配备现代化的设备,许多工作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均置放在栽培床上的盆观植物,从基质搅拌、装钵、定植、栽培、施肥、灌溉、钵体移动和分苗全部实现机械运作;电脑监控不同种类花卉和蔬菜的最适温度、湿度、光照长度、水分和养分等。生产中广泛采用现代工业技术,包括机械、工程、电子、计算机管理、现代信息和生物等高新技术。虽然操作成本提高了,但是加速了生产周期,能够大大增加经济效益。

智能技术 留住小时候的味道

在番茄林过道处,放着几筐盛满刚采摘的红彤彤的樱桃番茄。雷喜红示意可品尝,记者随手拿起一个轻咬,顿感皮薄汁多、酸甜可口,细看其内,只见肉质沙软且绿籽晶莹剔透,一下子涌出久违的小时候吃到的西红柿味道。

当看到旁边放着几箱黄色、棕色的小番茄果,记者不禁好奇地问,这也是樱桃番茄吗?

“这是从荷兰引进的樱桃番茄新品种,有20多种,口感会有些不同。保持纯正‘荷兰血统’,无农药、无污染、无激素。”雷喜红答道。

如此充分借鉴荷兰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及成功经验,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对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引进、消化、吸收和利用,目前连栋温室番茄工厂化生产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其中小汤山特菜基地生产面积两万平方米,每平方米产量31.5公斤,比普通模式生产提高了一倍;每公斤番茄耗水量降低至27公斤,比普通生产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一倍多,成为高产节水的典范;今年生产配备自动灌溉及回液循环利用和智能环境控制系统,并在北京地区首次引入燃气锅炉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系统,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温室单体面积生产技术达到国内领先。

如今,番茄是百姓十分喜爱的一种蔬菜,特别是樱桃番茄,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E,成为深受女性朋友青睐的“零食蔬菜”。而生产这些娇艳欲滴的果实,农民再不必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作业;人们坐在自家便可大快朵颐异国美食,让“爱情的味道”弥漫舌尖,此乃高科技带来的福气。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三军将士接受最高统帅检阅 齐声高呼强军

      军报记者朱日和7月30日电(记者王士彬、安普忠) 回顾建军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维护核心,彰显辉煌成就。上午9时许......

    05-02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习近平的人民情怀

      2017年1月24日,习近平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2016年2月2日,习近平在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给乡亲们......

    03-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未来20年中国新能源增量将超欧美之和

      30日在京发布的《BP世界能源展望(2017年版)》(简称《展望》)中文版显示,未来20年,中国将是可再生能源增长的最大来......

    03-31    来源:科技日报 | 编辑:确牛

    分享
  • 北京进入两会时间

      本报记者王延斌杨雪 刘园园陈莹张晔 又是一年春风绿,又是一年两会时。来自全国各地,来自不同行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

    03-03    来源:中国科技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军地联合搜救遇险飞行人员形成机制

      遇险飞行人员救援是飞行安全链条的兜底环节,伤员早一分钟得到救治,生命安全就多一分希望。空军后勤部门着眼提升救援......

    03-04    来源:国防部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习近平在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日下午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立......

    03-13    来源:新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句容探路全域旅游新样板

      3月26日,句容市第四届樱花节在天王镇浮山樱花园内举办。2014年3月,句容市初次举办了樱花节,首届便吸引了30余万游客前......

    03-30    来源:科技日报 | 编辑:确牛

    分享
  • 世界第三大清真寺“非洲第一高”由中国

      中国日报3月14日电(记者 刘坤)北非阿尔及利亚当地时间3月11日,非洲第一高阿尔及利亚嘉玛大清真寺宣礼塔主体结构正式......

    03-15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潍坊设立首个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

      10月30日上午,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相关情况。农业农村部国际合......

    10-3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解密天舟一号飞行任务特点

      4月20日晚,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从海南文昌发射场升空,踏上了首次任务的征程。 作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的重要组......

    05-04    来源:科技日报 | 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