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陆军新锐:转型领跑步履疾

陆军新锐:转型领跑步履疾

    某新型自行火炮正在进行实弹射击。李 勇摄

 

江南丘陵,寒气逼人,一架无人机悄然升空。

爬升、突防、盘旋……灵巧的“空中鹰眼”很快完成对“蓝军”前沿及纵深目标的空中侦察,抵近潜伏的侦察兵林持灿果断呼叫火力支援,给“敌”致命一击。

农历鸡年的脚步临近,记者一行来到陆军第1集团军某旅采访,正赶上旅里组织指挥保障演练,一股浓烈的硝烟味扑面而来。

“近两年来,随着数字化新装备批量列装,我们旅成为现代化新型陆军的探路者。使命如山,谁能怠慢?”正在组织演练的旅领导说,“全旅数十种新装备,涵盖百余个专业,没有现成的样板,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从机械化到信息化,跨越有多大?“以前,侦察手段很单一,只能获取数公里内的情报;现在,依靠先进装备能获得百公里外的信息。”作为侦察兵,林持灿用直观形象的比喻说。

“以前,优秀步兵的标准是大嗓门、铁脚板、满手茧;现在,一个合成步兵营就有十余个兵种、数十种专业,战士们都得掌握多种技能。”登上新型装甲指挥车,四级军士长曾荣华这样回答我们的提问。记者眼前的新型指挥车,内部空间是整齐的各型通信和指挥终端。一字排开的显示屏上,数百公里内的地形、路况、水文以及兵力部署等战场态势一目了然。

“新型步兵,是一群插上信息化翅膀的‘钢铁侠’!”说话间,我们乘坐的战车已开始突击。越过沟坎、翻过障碍、蹚过水坑,强大的8轮驱动技术让铁甲身躯如履平地。

“没有新装备心急、有了新装备心慌。”一边操作指挥网,曾荣华一边向记者介绍当初的窘迫。靠“吃老本”玩不转新装备,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为此“好几天没睡着”。可曾荣华也有自己的绝招——问!“问,要问透,问到别人不耐烦,问到后来师傅们见了我就想跑。”曾荣华笑着调侃。

正是这求知若渴的“问”,让曾荣华和战友们在短短的半年内顺利完成指挥网络系统构建攻关任务,编写完成13万字的《信息系统训练指导手册》,为新装备形成作战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第一步。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他们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用打仗的姿态,争分夺秒地完成了800多个课目的联调联试,发现并解决问题2200余个,采集各类数据3万余条。不到一年,指挥控制、情报侦察、火力打击等作战要素初步实现“互联互通”!

夕阳西下,营区周围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浓,可官兵们却丝毫没有回撤的意思。偌大的训练场上,闪动着官兵奔走忙碌、埋头苦练的身影。

“有了信息指挥系统,不等于具备指挥能力。”训练场一隅,正在测试电台新功能的旅长朱大治坦言,“现在,各型武器平台高度聚合,如何攥指成拳,考验指挥员的素质。”过去一年,旅党委加快脚步,制定刚性学习训练机制,采取模块编组、能力升级、随学随考等多种形式,逼着机关干部从头学、从严练。去年年底,近百名机关干部成功考取了关键岗位操作手资格证。在合成三营采访,营长郭学亮正在忙着解决演练中发现的问题。他介绍说,营前面加“合成”二字,意味着集装甲步兵、炮兵、侦察兵、工兵等诸兵种于一体,“一个营就是一支独立作战力量。”但如何适应快节奏、高强度的现代战争?他坦言“挑战巨大,来不得半点松懈”。

“没有别的捷径,只能在打仗中学习打仗!”谈起去年11月的实兵演练,郭学亮两眼放光。当时,他率领合成化“蓝军”与某特战旅展开防卫与破袭对抗。在昼夜连续较量中,他们运用无人机、红外、雷达等多种新型侦察手段,发现并摧毁红方20多个要点目标,在近百个点位上灵活调配运用各种火力,坚守4天3夜,成功化解了红方一次又一次攻击。

“以前的夜战,需要用各种照明弹把天空照亮;现在,只需把侦测器材切换成夜间模式。”在“编余”营长张春雷看来,这场对抗凸显了信息化装备的威力。为什么是“编余”?张春雷笑着解释:合成营改革,营级岗位编制压缩,很多干部“在岗无编”。但是,在张春雷眼里,只有“编余”的干部,没有“编余”的工作。去年,他用4个月的时间,解决了困扰部队多年的不同信源、不同类型情报信息融合难题。

“只要穿一天军装,就谋一天打仗的事。”张春雷的话道出了这个特殊群体的共同心声。去年以来,旅里共有数十项技术创新、重难点课题攻关成果出自“编余”干部之手。

其实,为转型尽力的何止是他们!政委杨华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故事:去年,一场检验性演练在漫天飞雪中展开。4名即将退伍的战士在潜伏点一趴就是两天两夜,完成任务时,双腿已被冻僵。战友们用担架把他们抬下山,用热水袋敷了两个多小时,他们的腿才渐渐恢复知觉。第二天一早,这4名战士又准时参加了向军旗告别仪式。

豪饮孤独当美酒,深藏功与名。如何面对改革强军?他们用无声的行动作出了响亮的回答!

夜色渐浓,机关办公楼内,不少房间亮起了灯。记者走进参谋部自动化站,站长刘祖刚正在电脑前推敲指挥链路的改进方案。一年多来,就是在这方寸屏幕间,刘祖刚和战友用无数个不眠之夜,拼出了信息化转型的一个个时间“刻度”:第一次新装备全系统网络规划、第一次全系统实装实距动态检验、第一次系统实兵对抗……

采访中,刘祖刚的电脑“屏保”引起我们的注意:画面上,刘祖刚和几名将军在训练场合影留念,大家的笑容是那样热烈、开怀。刘祖刚说,去年底,该旅接受上级考核验收,100余项考核内容成绩全优——这宣告了一支信息化陆军新锐的破茧新生!集团军领导闻讯,专门赶赴现场,为他们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战地颁奖仪式。

“军旅难忘,是因为它给了每名战士一段刻骨铭心、热泪盈眶的回忆。我庆幸,自己是这场伟大变革的见证者。”走出办公楼,路旁灯箱上的一句感言让我们心头一热。

夜已深,营区外的夜空被喜庆的烟火点缀得越发美丽。记者身后,办公楼依然灯火通明。(陈广照、钱晓虎、代烽)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三军将士接受最高统帅检阅 齐声高呼强军

      军报记者朱日和7月30日电(记者王士彬、安普忠) 回顾建军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维护核心,彰显辉煌成就。上午9时许......

    05-02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习近平的人民情怀

      2017年1月24日,习近平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2016年2月2日,习近平在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给乡亲们......

    03-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未来20年中国新能源增量将超欧美之和

      30日在京发布的《BP世界能源展望(2017年版)》(简称《展望》)中文版显示,未来20年,中国将是可再生能源增长的最大来......

    03-31    来源:科技日报 | 编辑:确牛

    分享
  • 北京进入两会时间

      本报记者王延斌杨雪 刘园园陈莹张晔 又是一年春风绿,又是一年两会时。来自全国各地,来自不同行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

    03-03    来源:中国科技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军地联合搜救遇险飞行人员形成机制

      遇险飞行人员救援是飞行安全链条的兜底环节,伤员早一分钟得到救治,生命安全就多一分希望。空军后勤部门着眼提升救援......

    03-04    来源:国防部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习近平在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日下午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立......

    03-13    来源:新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句容探路全域旅游新样板

      3月26日,句容市第四届樱花节在天王镇浮山樱花园内举办。2014年3月,句容市初次举办了樱花节,首届便吸引了30余万游客前......

    03-30    来源:科技日报 | 编辑:确牛

    分享
  • 世界第三大清真寺“非洲第一高”由中国

      中国日报3月14日电(记者 刘坤)北非阿尔及利亚当地时间3月11日,非洲第一高阿尔及利亚嘉玛大清真寺宣礼塔主体结构正式......

    03-15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潍坊设立首个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

      10月30日上午,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相关情况。农业农村部国际合......

    10-3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解密天舟一号飞行任务特点

      4月20日晚,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从海南文昌发射场升空,踏上了首次任务的征程。 作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的重要组......

    05-04    来源:科技日报 | 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