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一把刀,切出的土豆丝能穿过针孔、黄瓜可以拉丝半米而不断,甚至在气球上还能把豆腐切得细如发丝……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支持力度,职业教育迅猛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职教育也陷入困境,受到不少政协委员的关注。
据统计,宁夏37所职业院校共开设38个大类专业。其中财经、机械制造、土建、文化教育、生化与药品等5个传统大类专业的招生比例占总招生数68.21%。在27所中职学校中,近八成学校重复开设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等专业;近半学校同时开设文化艺术类、农林牧渔类、土木水利类、医药卫生类的部分专业。目前,宁夏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发展的适应性弱,中、高职衔接脱节,前瞻性差,规模结构失衡,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性和有效性差。
为打破职教天花板,培养工匠型人才,民建宁夏区委会建议,统筹编制《宁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依据产业政策导向,科学合理布局专业。根据国家和宁夏产业政策导向和布局形态,紧贴市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对宁夏职业院校的专业分布进行合理布局,引导学校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设置并调整专业结构,避免重复设置和盲目建设。根据市场需求和院校专业优势,统筹指导调控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引导淘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落后”专业和课程。结合各院校专业优势,开设与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专业,实现“互补性、差异化、前瞻性”的专业设置格局,避免同质化低效竞争。(记者 赵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