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月7日,高考第一天,在成都高新区天府新谷10栋9层的一个封闭空间里,一位特殊“考生”准备挑战今年全国高考的数学。它就是成都高新区一家企业研制的高考机器人,名叫“AI-MATHS”。
从下午18时28分到19时29分,“AI-MATHS”分别挑战了北京卷文科数学以及全国二卷文科数学的考试,分别用时22分钟和10分钟,得分为105分和100分。尽管和之前预期的110分目标还有差距,但是作为“家长”——成都准星云学科技有限公司CEO、清华大学苏州研究院大数据中心主任林辉介绍,“前几个月的书,这孩子没白读。”
两次考试具体得分如下:北京文科数学卷,选择题满分、填空题20分、解答题45分,全卷105分;全国卷二选择题55分、填空题20分,解答题25,全卷100分。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上,“AI-MATHS”表现十分亮眼。丢分环节主要是解答题,有些题目甚至是0分。
“家长”林辉说,其实能考到这么多分,已经证明,“这孩子前几个月的书没白读。”但是他也提到了“自家孩子”在答题的一个弱点,“看不懂题。”研发高考机器人最大的难点在于,要让系统准确理解人类语言。“直接用数学语言表述的应用题它可以轻松解答,但它最大的弱项是不能理解考题里场景式的描述语言,它会读不懂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