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敦煌市聚焦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短板,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全面提升了敦煌基础设施条件和整体服务水平。
紧盯基础设施短板弥补,按照国家5A级景区建设标准,投资近10亿元,实施了鸣沙山·月牙泉、雅丹、玉门关等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成运营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和鸣沙山·月牙泉游客中心,新建了敦煌旅游集散中心及玉门关、雅丹景区旅游服务中心,构建了一主多辅的多级游客集散服务体系。全力抓好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建设,建设完成了敦格铁路、机场扩建、215线过境段等20多个内联外通项目,增开省内外旅游列车9对,加密重点城市航线20条,敦煌国际航空口岸获批,敦煌至国外旅游包机业务顺利推进,构建了立体式、便捷化的交通网络。抢抓文博会举办的有利契机,争取实施了总投资146亿元的9大类33个保障类项目,极大提升了城市基础设施和综合保障能力,使敦煌接续丝绸之路繁荣辉煌,推动东西方文明友好往来交流的重要枢纽作用再现活力。
紧盯服务设施承载能力提升,引进建设了中医生态养生园、益旺国际等18个功能性产业项目,建成运营了华夏、万盛、富丽华等国际酒店和格林豪泰等品牌连锁酒店210家,新增床位超过1万张,床位总数达到3万多张;建成农家园203家,农家客栈255家,总餐位数超过9000个;共有旅行社86家,汽车公司7家,旅游客车615辆,具备资格导游1260人,适应了敦煌旅游“井喷式”的发展态势。积极构建“点、线、面”结合的体育设施网络体系,投资1.5亿元建成投用了集“五馆一场一厅一中心”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翻新改造了市体育馆和体育场,累计建设各类体育场地739个,规划设计城市步行道、自行车慢行道10多条,规范建设自驾游基地、户外活动营地和露营地20余处,极大满足了市民游客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紧盯管理服务质量提高,按照“大景区管理、大市场监管”模式,积极筹备组建敦煌大景区管委会,实行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管理,负责大景区范围内旅游产业发展,实现了旅游资源由多头管理、粗放开发向统筹整合、集约开发转变。积极探索“1+6”监管体系,组建敦煌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以及旅游综合调度指挥中心、旅游警察中队、工商旅游分局、旅游巡回法庭、旅游执法大队和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统筹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切实维护了健康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谁销售商品谁负责、谁提供服务谁负责”的双重原则,建立旅游消费维权机构先行赔付和旅游企业、经营户先行赔付并行的“双轨制”,有效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以省级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和智慧景区试点建设为契机,市属景区实现智慧化建设全覆盖,通过全面实施免费WiFi全覆盖、电子门票进景区、语音系统助导览等措施,切实让游客感受到了智慧化提供的便捷服务。以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县市建设为抓手,制定出台一系列行业标准规范,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和标识系统,大力开展从业人员标准化培训,全面提升了旅游行业服务质量,增强了敦煌旅游的国内外美誉度和吸引力。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02-11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03-16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5-1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4-08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3-19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2-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03-22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1-27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