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谁在放纵公众"重口味" 低级趣味恣意泛滥亟须棒喝

在公众视野充斥着大量低营养甚至有害资讯的今天,需要有更多高营养、高品质的资讯去影响市场,引导受众,需要多种力量合围纠偏,让良币去驱逐劣币,以清流去净化浊流

冰火两重天的舆论反差令人深思

前不久,科学界大师级的人物柯俊逝世,遭遇国内舆论的冰点式冷遇:虽然领导人致电悼念,但相关新闻的网络评论寥寥无几。这一消息爆出,着实让人震惊。这位国际著名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铁科学与技术的集大成者、中国电子显微镜事业的先驱者、中国冶金史研究的开拓者、中国金属物理专业的奠基人、贝茵体切变理论创始人,这位头上顶着众多桂冠,把生命和智慧全部交付祖国和人民、甚至连最后的遗体都无私捐出的科学家,他的离世本应极尽哀荣,本应获得舆论的“置顶”关注,但遗憾的是,人们的关注点几乎一边倒地斜视于某明星作家的绯闻,不该被冷落的却被冷落了,不该被追捧的却在被追捧,这种冰火两重天的舆论反差,着实令人深思。

谁在放纵公众的“重口味”?

诚然,公众对于科学家与明星的兴致,的确存在着差异———科学是“小众”的事业,科学家看上去似乎很“高冷”,芸芸众生对于科学家所从事研究的理解,不可能像关注明星一样“一哄而上”。知识和学问越细分、越艰深,对于大多数人意味着门槛越高;相比之下,公众对明星发生兴致,不需要专业知识垫底,没什么专业的门槛可言。从受众基础来看,客观地说,明星们的受众基础更大,科学家受众基础相对较小。要求人人都像围观明星那般追捧科学家,也不太现实。

当然,科学家并不在意俗世的表象性关注,不靠外界的眼球过活,他们更注重为突破科学前沿、为国家和人民贡献一己之力;但明星们就不同了,尤其是那些娱乐明星,得靠粉丝的关注为生,一旦失去人们的围观,其市场身价就会缩水。为此,不少明星千方百计拉住人们的注意力,甚至不惜以庸俗、媚俗、低俗的姿态在公众视野中保持存在感。这是个“彼此联手”的过程:明星依靠一些商业网站大刷“存在感”,保持“热度”,而网站则靠明星拉点击率、拉流量,结果是做大了公众的媚俗规模,也放纵了公众的“重口味”。

须遏制下沉的审美趣味

科学家的“高冷”本来不出意料之外,但让人意外的是,科学家遭遇如此严重的冷落,这着实不正常。更不正常的是,明星靠着“三俗”,就能博人眼球,就能获得追捧。当这种畸形的偏爱获得巨大的市场时,我们应该正视和警惕其中不健康的娱乐心理。

这种不健康的社会娱乐心理主要表现在,受众的低级偏好遭到无节制的纵容,恣意泛滥的低级趣味缺少批判声音的当头棒喝。为了讨好受众,很多内容供给者,总是绞尽脑汁去咯吱公众的痒痒。只要公众喜欢的,不论雅俗,都会尽力满足。雅与俗的竞争,雅经常处于劣势,所谓的曲高和寡,古人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中低端资讯泛滥,引发社会群体趣味的下沉。这种偏向若不予以遏制,后果一定很严重。

必须正视的是,不少商业网站为了竞争流量,轻忽了责任的担当。柯俊的事迹,其新闻价值远在明星八卦绯闻之上。像柯俊这样满身正能量的大师级人物,不能因为他身上没有所谓“娱乐”和“眼球”价值就冷遇他,与之相反,我们应该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予以高度关注,以引导公众见贤思齐、奋发向上。网站的影响力不能仅靠廉价、低级趣味的资讯去圈粉,而应该有责任担当,影响力越大,其责任就越大。倘若在整个网络舆论圈存在大面积迎合、纵容低级趣味的趋势,这种大排量排污、集体不负责的做法,就难以做到网络上的月朗风清。

需要多种力量合围纠偏

整治社会“重口味”,仅靠单方面的力量显然是不行的,仅靠少数人的力量也是不成的,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一起努力,遏制浅薄、庸俗趣味的泛滥。在公众视野充斥着大量低营养甚至有害资讯的今天,需要有更多高营养、高品质的资讯去影响市场,引导受众,需要多种力量合围纠偏,让良币去驱逐劣币,以清流去净化浊流。

要做到这一点,网络媒体的社会角色不能缺位。我们需要网络媒体的整体自觉和合力行动。要让高度分化的网络媒体圈形成共识,产生合力,需要媒体和媒体之外的力量的内外兼修,共同让正能量在整个社会更多地发光发热。

(作者张涛甫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西藏大学特聘教授)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只需要一个转身, 就有一片新天地

      我师父说: 难以接受, 事情也不会改变。 唯有坚强面对, 才能够给痛苦的人生带来希望。 困在角落里, 只需要一个转身,......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人生,是一场身不由己的旅行

      阅读南非作家达蒙加尔格特的《在一个陌生的房间》,是一次感同身受的过程。偶然间,翻着书就会恍如隔世,以为自己在旅......

    02-11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重复的字,有趣的诗

      有这样一首诗,流传甚广: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在这短短20个字的五言绝句中,共出现了......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古诗文中的“穿越”

      提到穿越,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在影视剧和武侠小说里,穿越已经流行了很多年。少有人关注的是,我们的老祖宗其实才是穿......

    03-16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香山乡南长滩村:梨花深处的人文暗香

      百年老树掩映着昔日的喧哗,古老的水车伴着黄河水周而复始地轮转,犹如一颗颗孕育了千百年的珍珠,始终保持着幽静、醇......

    05-1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落在光明核桃园的雨

      来时盛开在光明村口的太阳 如一朵金色的花骨朵诱惑着 采风的诗人走村串户 搭在肩上的阳光一米一米 靠近核桃的年轮来不......

    04-08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境生于象外

      关于中国画的意境问题,已有不少文章进行过探讨。这些文章一般都强调意境,是意与境的统一。意,是主观因素,熔铸了画......

    03-19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首次登陆匈牙利

      本报布达佩斯电 记者翟朝辉报道:2月2日、3日,四海同春大型新春电视文艺晚会在布达佩斯MOM文化中心剧场连续进行两场演......

    02-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音乐为什么总能拨动我们的心弦?

      为什么音乐能触动我们的情感?这其中有什么进化优势吗?网友菲利普勒里什通过邮件提问。 BBC未来专栏作家大卫罗宾森回......

    03-22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春节的诗意与情怀

      祭灶、贴春联、放鞭炮、守岁、拜年...如此丰富的年俗活动,孕育了中国春节特有的年味。古人过年,不仅仅是过年,而是通......

    01-27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