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饶阳文化:千古奇冤陈世美与《铡美案》

饶阳文化:千古奇冤陈世美与《铡美案》

戏剧中有一出《铡美案》,300多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陈世美成了喜新厌旧、忘恩负义的代名词。

这是戏剧,但不是历史。历史上确有陈世美其人,他不仅不是一个丧尽天良的小人,而且还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县太爷。

陈世美,字熟美,原名陈年谷,祖籍直隶(今河北南宫县)。从其祖父起定居均州(今湖北省均县)。陈世美曾游学京师,遂以顺天府籍举进士,被授直隶饶阳县知县,后调刑部主政,再升郎中。那么为什么又出现了《铡美案》呢?事情得从陈世美在饶阳做知县说起。

陈世美做了知县后,他的同窗好友从湖北均州找到饶阳,想求个一官半职。陈世美盛情款待,就是不提安排官职的事。一晃半个多月过去了,陈的同窗好友生了气。认为陈世美做了官忘了知己,一气之下不辞而别。在回家的路上他越想越恨陈世美,于是就编写了一本《铡美案》,以泄私愤。他拿着写的东西,找出版商出版。出版商一看他写的东西是糟蹋本朝县太爷的,不敢接收,并建议他改一下。于是他假托陈世美是宋代人,而且由大名鼎鼎的包公审其案,就这样出版了。不久,又被搬上舞台,正式演出,将陈世美丑化成了一个人人唾骂的小人。

陈世美的同窗好友,洋洋得意回到湖北均州。一进家门,他的父母便向他诉说了陈世美为其家盖了新房,并嘱咐他奋发向上,力争早日中举等事。听了父母之言,这位好友才恍然大悟,原来陈世美是一片好心。想到自己写的《铡美案》已正式出版,无法挽回,后悔莫及。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只需要一个转身, 就有一片新天地

      我师父说: 难以接受, 事情也不会改变。 唯有坚强面对, 才能够给痛苦的人生带来希望。 困在角落里, 只需要一个转身,......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人生,是一场身不由己的旅行

      阅读南非作家达蒙加尔格特的《在一个陌生的房间》,是一次感同身受的过程。偶然间,翻着书就会恍如隔世,以为自己在旅......

    02-11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重复的字,有趣的诗

      有这样一首诗,流传甚广: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在这短短20个字的五言绝句中,共出现了......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古诗文中的“穿越”

      提到穿越,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在影视剧和武侠小说里,穿越已经流行了很多年。少有人关注的是,我们的老祖宗其实才是穿......

    03-16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香山乡南长滩村:梨花深处的人文暗香

      百年老树掩映着昔日的喧哗,古老的水车伴着黄河水周而复始地轮转,犹如一颗颗孕育了千百年的珍珠,始终保持着幽静、醇......

    05-1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落在光明核桃园的雨

      来时盛开在光明村口的太阳 如一朵金色的花骨朵诱惑着 采风的诗人走村串户 搭在肩上的阳光一米一米 靠近核桃的年轮来不......

    04-08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境生于象外

      关于中国画的意境问题,已有不少文章进行过探讨。这些文章一般都强调意境,是意与境的统一。意,是主观因素,熔铸了画......

    03-19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首次登陆匈牙利

      本报布达佩斯电 记者翟朝辉报道:2月2日、3日,四海同春大型新春电视文艺晚会在布达佩斯MOM文化中心剧场连续进行两场演......

    02-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音乐为什么总能拨动我们的心弦?

      为什么音乐能触动我们的情感?这其中有什么进化优势吗?网友菲利普勒里什通过邮件提问。 BBC未来专栏作家大卫罗宾森回......

    03-22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春节的诗意与情怀

      祭灶、贴春联、放鞭炮、守岁、拜年...如此丰富的年俗活动,孕育了中国春节特有的年味。古人过年,不仅仅是过年,而是通......

    01-27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