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片参差错落的城堡式建筑,就是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车辋村的常家庄园。
走进这座驰名中外的晋商大院,扑面而来的是犹如阵阵春风般沁人心脾的文化气息。这一座座亭台楼阁,一帧帧影壁花墙,一幅幅匾额楹联……还有这琳琅满目的法帖石刻,似乎都在向我们诉说着这个晋商大家族非同凡响的儒学情怀。
明清时期崛起的晋商在漫长而艰苦的创业过程中,不仅积累了富甲天下的财富,也创造了丰厚的晋商文化与独特的商业人格。榆次常家即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支。
明清时期,在晋商最为兴盛的二百余年间,榆次常家以其“财取天下,逐利四海”的宏大气魄,把买卖做到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他们还以虽九死而不悔的执着精神,走陆路,经漕运,翻高山,跨大漠,行程5100多公里,将中国的茶叶从福建的武夷山运到中俄边境的恰克图,再由恰克图分销到莫斯科以及欧洲各地。这条路就是为后世所熟知的国际南北商贸大通道——“万里茶道”,而常家也因此被当代商业史家公认为中国第一外贸世家。
马克思在《资本论》、《资本流通的过程》、《政治经济学批判》等一系列论著中曾经多次提到中国的茶叶贸易,并以翔实数据记述了万里茶道的路线、里程、运营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国际影响。读这些论著,我们仿佛可以窥见晋商常家子弟在万里征途上披荆斩棘的身影,听到常家绵延的驼队从戈壁大漠深处传出的空灵而又悠远的驼铃声……
研究晋商历史的许多专家都将晋商崛起与兴盛的原因归纳为勇于开拓、艰苦奋斗、讲究信义、善于理财。诚然,任何正当财富的积累都有着基本相同的过程,但能够支撑这个财富大厦达到数百年辉煌,必然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治国之道在于用人,兴家之本在于育人。“育人”就是常家驰骋商海数百余年而不衰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