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同心县积极引导群众更新婚姻观念、婚事新办简办、杜绝高额彩礼、摒弃婚嫁陋习,文明新风已逐渐在农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黄谷村是同心县兴隆乡所辖的一个行政村,自全县“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建设尚俭同心”活动开展以来,该村积极响应,依据本村实际情况,大力宣传移风易俗和文明新风政策,让尚俭行为在全村得到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余志祥提到的田西有是该村三社村民,去年底,他“零彩礼”嫁女传为佳话。他说,“彩礼要的多,娃娃背着债务,日子咋能过好?”“只要娃娃们感情好,彩礼我也就不要了,小两口的幸福是最重要的。”
52岁的田兴祥是黄谷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常年靠着外出务工维持家庭生活。最近他的三女儿即将出嫁,考虑到婚后小两口的家庭生活,老田不仅拒绝了亲家提出购买小轿车的要求,还决定只收亲家5万元的“彩礼钱”,并将这些彩礼钱用于小两口购买家具,同时他自己又准备再帮凑点现金,让小两口婚后的生活不再拮据。
在过去,农村婚嫁流行“一动不动”和“高额彩礼”,“一动”是10万元以上的小轿车一辆,“不动”是一套房子;“高额彩礼”是10万到20万元的彩礼。婚事大操大办、迎亲车队动辄几十辆、婚纱摄影、婚礼主持、婚庆摄像、大吃大喝等。据乡亲们估算,一对新人从相亲到结婚,仅大宗礼金及开销合计下来,就需 30到60多万元。而现在,移风易俗深入民心,这种现象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
文明新风在黄谷村蔚然成风只是我县移风易俗工作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针对长期以来农村存在“高额彩礼”、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我县多措并举,全面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建设尚俭同心”活动,把移风易俗工作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相结合,倡导婚事新办、喜事廉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出台《同心县关于规范党员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借助“十个一”活动载体,凝心聚力、齐抓共管、典型带动、多措并举、部门联动,共促移风易俗纵深发展,力促移风易俗取得实效,在全县形成了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崇德尚俭的社会氛围,为加快建设“五个同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02-11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03-16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5-1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4-08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3-19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2-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03-22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1-27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