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南湖革命纪念馆的那些馆藏

南湖革命纪念馆是一所近现代纪念性专题纪念馆,是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的宣传、保护、管理机构,纪念馆现有藏品总数达到1万余件,有革命文物、珍贵文献、书画珍品等,具有一定的研究和珍藏价值。

一大代表董必武题诗

南湖革命纪念馆的那些馆藏

这件文物为1964年4月5日董必武重访嘉兴南湖时亲笔所题,质地为宣纸。内文为七绝诗,从右到左毛笔行书竖写:“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濛访旧踪。”为国家一级文物。

中国早期共产党人讨论民主观念的重要文献——1923年李守常(李大钊)著《平民主义》

南湖革命纪念馆的那些馆藏

李大钊的《平民主义》一文,1923年1月16日首先在《北大经济学会月刊》上发表,当时的署名为李守常。1923年1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一套《百科小丛书》,把《平民主义》列入第15种,仍署名李守常。李大钊的《平民主义》反映了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对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广泛探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李大钊的《平民主义》是我们了解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民主观念时,所要参考的重要文本。

五四运动时期少年中国学会的机关刊物——《少年中国》(创刊号)

南湖革命纪念馆的那些馆藏

《少年中国》月刊是“中国少年学会”的会刊。“中国少年学会”是“五四”时期一个著名的新文化团体,从1918年6月30日发起,1919年7月1日在北京成立。毛泽东、李大钊、邓中夏等均是会员。1919年7月15日,《少年中国》在北京正式创刊,为月刊,每年出12期为一卷。该刊为“五四”时期的大型综合性杂志,1924年5月《少年中国》停刊,共出4卷。《少年中国》是研究著名共产党人早期思想活动的重要资料,在宣传新文化新思潮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刊物之一——《新青年》创刊号

南湖革命纪念馆的那些馆藏

《新青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 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和新文学。

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结合的最初文本——《社会主义讨论集》

南湖革命纪念馆的那些馆藏

《社会主义讨论集》收录陈独秀、施存统、李达等文章,内容包括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

了解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思潮的重要文献——《浙江潮》

南湖革命纪念馆的那些馆藏

《浙江潮》创刊于1903年2月17日。月刊,共出12期,每期60余页。由中国留日学生浙江同乡会主办,设有社说、论说、学说、大势、记事、杂录、小说、文苑、谈丛、时评、专件、调查会稿、浙江文献录、图画等栏目。

解放战争时期谢振华将军使用过的布质作战地图

南湖革命纪念馆的那些馆藏

谢振华将军在解放战争时期使用过的地图,苏北军区司令部印制,料子是质地柔软的白布,比例尺为1∶50000,区域范围是苏北沭阳地区。

郭沫若题诗

南湖革命纪念馆的那些馆藏

郭沫若1964年5月题诗于南湖:“又披烟雨上楼台,革命风雷气象开,菱角无根随水活,一船换却旧三才”。

(文字整理: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刘芳源 资料提供:南湖革命纪念馆)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只需要一个转身, 就有一片新天地

      我师父说: 难以接受, 事情也不会改变。 唯有坚强面对, 才能够给痛苦的人生带来希望。 困在角落里, 只需要一个转身,......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人生,是一场身不由己的旅行

      阅读南非作家达蒙加尔格特的《在一个陌生的房间》,是一次感同身受的过程。偶然间,翻着书就会恍如隔世,以为自己在旅......

    02-11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重复的字,有趣的诗

      有这样一首诗,流传甚广: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在这短短20个字的五言绝句中,共出现了......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古诗文中的“穿越”

      提到穿越,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在影视剧和武侠小说里,穿越已经流行了很多年。少有人关注的是,我们的老祖宗其实才是穿......

    03-16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香山乡南长滩村:梨花深处的人文暗香

      百年老树掩映着昔日的喧哗,古老的水车伴着黄河水周而复始地轮转,犹如一颗颗孕育了千百年的珍珠,始终保持着幽静、醇......

    05-1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落在光明核桃园的雨

      来时盛开在光明村口的太阳 如一朵金色的花骨朵诱惑着 采风的诗人走村串户 搭在肩上的阳光一米一米 靠近核桃的年轮来不......

    04-08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境生于象外

      关于中国画的意境问题,已有不少文章进行过探讨。这些文章一般都强调意境,是意与境的统一。意,是主观因素,熔铸了画......

    03-19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首次登陆匈牙利

      本报布达佩斯电 记者翟朝辉报道:2月2日、3日,四海同春大型新春电视文艺晚会在布达佩斯MOM文化中心剧场连续进行两场演......

    02-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音乐为什么总能拨动我们的心弦?

      为什么音乐能触动我们的情感?这其中有什么进化优势吗?网友菲利普勒里什通过邮件提问。 BBC未来专栏作家大卫罗宾森回......

    03-22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春节的诗意与情怀

      祭灶、贴春联、放鞭炮、守岁、拜年...如此丰富的年俗活动,孕育了中国春节特有的年味。古人过年,不仅仅是过年,而是通......

    01-27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