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风筝最早是用来做什么的?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是春天。春暖花开,泥融沙暖,燕子归来。空中的燕子悠闲自在,地上的人们也放起了风筝,与燕子一起翱翔。

风筝最早是用来做什么的?

  最初的风筝,与我们现在所见不大一样。几千多年以前,墨子花三年时间,用木头做成了一只木鸟,飞上了天空。鲁班也用竹木做了一只喜鹊,这只木鹊在空中飞了三天。这就是木鸢,有人将其看作风筝的雏形,有人也认为两者并不相关。不过无论怎样,这都是人们向往天空的一个试验,也许对风筝的产生有着一定的影响。

  至于风筝是如何产生的,更多的人将其归于韩信身上。最为普遍的说法,是说在楚汉相争时,韩信以十面埋伏将项羽团团包围,并用牛皮做成风筝,在上面绑上笛子,风筝飞起,风吹笛响,韩信带着众人唱起楚人的歌曲(一说派人坐在风筝之上唱楚歌),四面楚歌涣散了楚军的士气。可见,风筝在古代曾被用于军事之中。事实上,除了军事所用之外,在历史上风筝还有被用于通讯、测距等方面的记载。

风筝最早是用来做什么的?

  随着造纸术的发明、造纸业的发展,风筝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篇章:开始了纸糊风筝的时代。人们以细竹为骨,扎成鸟的形状,再以纸或者薄绢糊在上面,并连接线绳,从而可以牵引着线,迎风而起,乘风而上。人们美其名曰——纸鸢,或者鹞子。

  风筝之名,则出现得更晚一点。晚唐五代时,人们在纸鸢上加上哨子,纸鸢飞上天空,风吹哨响,发出了类似古筝奏乐的声音,动听且悠长,人们便名之曰风筝。这与韩信发明风筝的传说极为相似。

风筝最早是用来做什么的?

  唐宋时期,人们在清明节的时候,会去郊外放风筝,日暮方归。“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儿童们大概是最喜欢这场游戏的,看谁风筝放得高,放得远,互相对比,欢乐无限。而天空中的风筝,真好像飞鸟一般展翅翱翔,你拉一拉线,它飞得低了,你松一松线,它又好像自由了,朝着更高更远的天空去了。于是郊外是散散落落的游人,空中是高高低低的风筝,春风多情,吹起风筝,也吹开游人的心。

  人们还会将放高的风筝割断线,远去的风筝飘飘摇摇,越飞越远,越远越小,转眼便不见了,好像也就带走一年的霉运或病气。

风筝最早是用来做什么的?

  渐渐地,放风筝成了春季娱乐游玩的一项民俗活动。这时的风筝外形和装饰有了更多的变化。人们不仅将风筝做成鸟的样子,还增加了蝴蝶、蜈蚣、美人等等丰富的形状。这些形状和图案,喜庆、吉祥且美观,寄寓了人们的美好向往和追求。《红楼梦》第七十回中,就写到众人放风筝,探春的风筝是一只凤凰,宝钗的是一连七个大雁的长风筝,宝琴则是一个大红蝙蝠,而宝玉放一只美人风筝,他素来对女性温柔,于是连带着对美人风筝也温柔,放不上去,也舍不得拿脚踩它。

  后来文人墨客也参与进来,他们或题诗其上,或亲手扎绘,或赠亲送友,使得放风筝成为雅俗并举的一种活动。李渔曾写过一出传奇《风筝误》,就是写因题诗于风筝之上而引起的一段喜剧故事。

风筝最早是用来做什么的?

  似乎很早开始,人们就渴望天空、向往天空,他们脑中诞生了无数美丽的幻想,手中也诞生了幻想的试验。从木鸢到纸鸢,相隔的时间不长不短,无论所用为何,都是人们渴望天空的一种试验。鸢是一种鹰,鹞子是雀鹰的别称,两者最为人所知的便是其在天空中优美而持久的翱翔姿态。人们以鸢(鹞)之名,赋予了风筝高飞翱翔的想象,也寄寓了自己渴望天空、渴望飞翔的想象。

风筝最早是用来做什么的?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只需要一个转身, 就有一片新天地

      我师父说: 难以接受, 事情也不会改变。 唯有坚强面对, 才能够给痛苦的人生带来希望。 困在角落里, 只需要一个转身,......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人生,是一场身不由己的旅行

      阅读南非作家达蒙加尔格特的《在一个陌生的房间》,是一次感同身受的过程。偶然间,翻着书就会恍如隔世,以为自己在旅......

    02-11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重复的字,有趣的诗

      有这样一首诗,流传甚广: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在这短短20个字的五言绝句中,共出现了......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古诗文中的“穿越”

      提到穿越,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在影视剧和武侠小说里,穿越已经流行了很多年。少有人关注的是,我们的老祖宗其实才是穿......

    03-16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香山乡南长滩村:梨花深处的人文暗香

      百年老树掩映着昔日的喧哗,古老的水车伴着黄河水周而复始地轮转,犹如一颗颗孕育了千百年的珍珠,始终保持着幽静、醇......

    05-1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落在光明核桃园的雨

      来时盛开在光明村口的太阳 如一朵金色的花骨朵诱惑着 采风的诗人走村串户 搭在肩上的阳光一米一米 靠近核桃的年轮来不......

    04-08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境生于象外

      关于中国画的意境问题,已有不少文章进行过探讨。这些文章一般都强调意境,是意与境的统一。意,是主观因素,熔铸了画......

    03-19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首次登陆匈牙利

      本报布达佩斯电 记者翟朝辉报道:2月2日、3日,四海同春大型新春电视文艺晚会在布达佩斯MOM文化中心剧场连续进行两场演......

    02-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音乐为什么总能拨动我们的心弦?

      为什么音乐能触动我们的情感?这其中有什么进化优势吗?网友菲利普勒里什通过邮件提问。 BBC未来专栏作家大卫罗宾森回......

    03-22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春节的诗意与情怀

      祭灶、贴春联、放鞭炮、守岁、拜年...如此丰富的年俗活动,孕育了中国春节特有的年味。古人过年,不仅仅是过年,而是通......

    01-27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