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清粥一碗最暖心

身体倦乏、有恙,食不甘味之时,总会有人递一碗清粥到嘴边,起初是母亲,后来是妻子。顺滑、温润的流食清粥穿喉入胃,如亲人的温柔爱抚、似祛病的良方药剂,让身心倏地暖起来,每个细胞都在扩张、释然,继而美美安眠,醒来满血复活。

粥,熬粥人,总是最暖心、最懂我。每次归家,母亲都会在檐下架起铁锅、燃起灶火,花半天工夫熬上一锅豆粥,待我口干舌燥踏入家门时,畅快来上一碗,解渴解乏、解饿解馋。灯下码字过夜半,轻入厨房,盛上一碗妻留在灶上的清淡米粥,暖暖喝了,熄灯入睡。于我而言,最家常、最熨帖的味道,当粥莫属。

细细品来,粥有着简单而又复杂的品性:简单到仅一瓢水、一勺米、一灶火,即可成粥,清汤寡味,朴素真性情;复杂到各种米、豆、谷、瓜、薯、果,皆可入粥,五味杂陈,包容而多情。故而,一碗清粥,足见创意、功力与火候。我不是厨师,但身为家庭煮夫,自对熬粥情有独钟,并以此为乐。

清晨,或没胃口时,愿熬上一碗白米粥或小米粥。看着白米粒、黄米粒,在沸水中翻腾、跳跃,直至绽成一团团米花;汤亦慢慢细腻绵密起来,粥香四溢。少时,一锅晶莹剔透的米粥,便可盛碗入口。一直以为,脂稠玉浓的米粥,是圣洁而又美妙的尤物;再配一套清新雅致、做工考究、中国风的瓷质碗匙自为最佳,养眼养胃、怡情怡心,喝罢神清气爽,暖暖开启美好一天。

晚餐,或时间充裕,愿熬上一锅香浓的八宝粥,可饮可食,甚是贴心。因远离土地,每次精心配备熬粥食材,我都因其来之不易,而心怀敬畏。那些红豆、绿豆、花生,是留守故土的父母,辛勤耕种、晾晒,亲手捶打、剥了送来的;那些玉米糁,是母亲吱呀呀推动老碾,一粒粒碾磨出来的;那些红枣、板栗,是我多年前教过的学生,从老家带来谢师的;那些莲子,是身在远方的同学快递寄来尝鲜的;那些红薯干、南瓜干,是妻子在响晴的午后,细细切了,一点点翻晒晾干的;就连熬粥的水,也是我往返骑行十余里从山间取来的山泉。

饶有仪式感地、虔诚地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熬粥,粥也便有了情怀。揭开锅盖,原本干硬的食材,经过熬制,相互融渗、浸透,米水融合,柔腻合一,变成黏稠软糯柔滑的粥,色泽诱人,清香满屋;喝到嘴里,香甜可口,知冷知热,如是在品尝生活中的百般滋味、万般情愫。好粥自与他人分享。常满满地盛上一大碗,赶着饭点儿,让女儿端给邻居品尝。一碗清粥,换来邻人灿烂的笑容、邻里和睦的相处、女儿知礼的成长,当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单纯食粥,自是清淡了些。四季皆有粥,自有四时应景小菜相佐。春有凉拌菠菜、夏有拍蒜黄瓜、秋有笋丝藕片、冬有萝卜泡菜,再配以榨菜、泡椒、炸花生、炒蚕豆,清粥小菜,饶有情趣。若有食量,精致面点,也必不可少。馒头、油条、花卷、包子、摊片儿,与清粥、小菜搭在一起,堪称绝配。某次,从早点摊儿买到一种香菇状的小肉包,配上精制白米粥,让全家胃口大开,直呼过瘾。

粥或许称不上主食,充其量只是配餐,却因其独有的平民气质、温柔情怀,而深受推崇,甚至成为某种情愫的引子,让人欲罢不能、难以释怀。当你孤独、无依、疲累、染病之时,粥都会不离不弃地贴心而至,给你最温柔的呵护与滋养,进而释怀、舒爽、暖心。每次外出就餐,我都会盛上一碗粥,慢慢喝下,因为粥里有家、有亲人、有故乡的味道。粥懂我的胃,更暖我的心。(张金刚)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只需要一个转身, 就有一片新天地

      我师父说: 难以接受, 事情也不会改变。 唯有坚强面对, 才能够给痛苦的人生带来希望。 困在角落里, 只需要一个转身,......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人生,是一场身不由己的旅行

      阅读南非作家达蒙加尔格特的《在一个陌生的房间》,是一次感同身受的过程。偶然间,翻着书就会恍如隔世,以为自己在旅......

    02-11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重复的字,有趣的诗

      有这样一首诗,流传甚广: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在这短短20个字的五言绝句中,共出现了......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古诗文中的“穿越”

      提到穿越,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在影视剧和武侠小说里,穿越已经流行了很多年。少有人关注的是,我们的老祖宗其实才是穿......

    03-16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香山乡南长滩村:梨花深处的人文暗香

      百年老树掩映着昔日的喧哗,古老的水车伴着黄河水周而复始地轮转,犹如一颗颗孕育了千百年的珍珠,始终保持着幽静、醇......

    05-1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落在光明核桃园的雨

      来时盛开在光明村口的太阳 如一朵金色的花骨朵诱惑着 采风的诗人走村串户 搭在肩上的阳光一米一米 靠近核桃的年轮来不......

    04-08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境生于象外

      关于中国画的意境问题,已有不少文章进行过探讨。这些文章一般都强调意境,是意与境的统一。意,是主观因素,熔铸了画......

    03-19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首次登陆匈牙利

      本报布达佩斯电 记者翟朝辉报道:2月2日、3日,四海同春大型新春电视文艺晚会在布达佩斯MOM文化中心剧场连续进行两场演......

    02-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音乐为什么总能拨动我们的心弦?

      为什么音乐能触动我们的情感?这其中有什么进化优势吗?网友菲利普勒里什通过邮件提问。 BBC未来专栏作家大卫罗宾森回......

    03-22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春节的诗意与情怀

      祭灶、贴春联、放鞭炮、守岁、拜年...如此丰富的年俗活动,孕育了中国春节特有的年味。古人过年,不仅仅是过年,而是通......

    01-27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