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三月别称知多少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无论是江南还是江北,三月都是繁花似锦春意浓,都是看不尽、赏不完的诗情画意。而三月这个月份本身,还可以用许多的名字来称呼。

三月别称知多少

  季春

在古代,孟仲叔季(伯仲叔季)常常作为兄弟姐妹的长幼顺序,孟(伯)最长,季最幼。这种排行也运用于四季月份,季为最幼、最末的。古人按农历将一年分为四季,每个季节三个月,并将孟仲季与每一季节中的三个月相配,春季的三个月就变成了孟春、仲春、季春。

有人描摹江南的三月:“江南季春天,莼叶细如弦。池边草作径,湖上叶如船。”(严维《状江南·季春》)有人看到了时令之物的娇媚:“此行季春月,时物正鲜媚。官柳阴相连,桃花色如醉。”(刘长卿《洛阳主簿叔知和驿承恩赴选伏辞一首》)也有人感慨时光流逝:“新蕊漫知红簌簌,旧山常梦直丛丛。赏心乐事须年少,老去应无日再中。”(王安石《季春上旬苑中即事》)

三月别称知多少

  暮春

暮春,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最后一段时间,指的就是农历的三月。暮春时节春服既成,这个时节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修禊。修禊是古代的一个节日,一般在农历的三月上巳日,这时候人们会到河边水边,游玩嬉闹,并临水洗濯,借以祓除不祥。当年王羲之等人就曾于暮春之初集会于兰亭修禊: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正如王羲之所言的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暮春的天气常常是柔和的、美好的。有人迎面感受到和风轻抚:“四时更代谢,悬象迭卷舒。暮春忽复来,和风与节俱。”(何劭《赠张华诗》)有人看到日光倾城照到园林:“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青条若总翠,黄华如散金。”(张翰《杂诗三首》其一)也有人因为春之暮而联想到人生:“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时不可再得,何为自愁恼。”(徐干《室思诗》其二)

三月别称知多少

  桃月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三月是桃花盛开的时节,因此又称桃月。有人在山间田园见桃红柳绿:“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有人看到桃花飘落随水流:“三月江水阔,悠悠桃花波。”(白居易《春晚寄微之》)有人漫步江畔看桃花深情浅趣:“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有人则看到了白鹭展翅飞过、鱼米之乡是鱼肥水美:“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三月别称知多少

  蚕月

《诗经·七月》里面写“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蚕月,也就是三月。三月是养蚕的月份,人们便修剪桑树,采下嫩桑叶,因此有“蚕月”之称。

有人看到勤劳的少女攀着桑树采桑:“蚕月观时暇,桑野多经过。佳人从所务,窈窕援高柯。”(颜延之《秋胡行》其五)有人希望桑麻兴旺,蚕事顺遂:“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江淹《陶征君潜田居》)有人在此时漫步乡间,只见家家户户安静闭门,而春景迷人:“蚕月家家静,村流处处深。草分两岸色,竹覆半池阴。”(陈必复《雨晴小步》)

三月别称知多少

  樱笋时

农历三月,樱桃与春笋上市,因此三月还被被称为樱笋时。有人帝乡久别,说“椿笋何如樱笋时。”(齐己《寄倪署郎中》)有人杖屦寻春,说“洛城樱笋正当时。”(陆游《鹧鸪天》)有人相约郊外赏樱桃:“喜趁林泉约,来同樱笋厨。”(孙应时《冷副端招西郊赏樱桃》)有人病中也要享受着春味:“脾病不嫌樱笋薄,廪空偏喜麦禾匀。”(苏辙《同迟赋春晚》)

三月别称知多少

除此之外,农历三月还有姑洗、辰月、桐月等等称呼。将三月称为姑洗,是对应古乐的十二律而言的,不过古人将其作了一番解释:因为姑者,故也,洗者,鲜也,所以姑洗就是万物去故就其新,都是鲜明鲜亮的。而三月的天气也的确温柔,阳光也的确和煦,春风是淡淡的慢慢的,春景是新鲜的明媚的。可以说,这些别称,正是当时生活的折射,当时人们感情的投影。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只需要一个转身, 就有一片新天地

      我师父说: 难以接受, 事情也不会改变。 唯有坚强面对, 才能够给痛苦的人生带来希望。 困在角落里, 只需要一个转身,......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人生,是一场身不由己的旅行

      阅读南非作家达蒙加尔格特的《在一个陌生的房间》,是一次感同身受的过程。偶然间,翻着书就会恍如隔世,以为自己在旅......

    02-11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重复的字,有趣的诗

      有这样一首诗,流传甚广: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在这短短20个字的五言绝句中,共出现了......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古诗文中的“穿越”

      提到穿越,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在影视剧和武侠小说里,穿越已经流行了很多年。少有人关注的是,我们的老祖宗其实才是穿......

    03-16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香山乡南长滩村:梨花深处的人文暗香

      百年老树掩映着昔日的喧哗,古老的水车伴着黄河水周而复始地轮转,犹如一颗颗孕育了千百年的珍珠,始终保持着幽静、醇......

    05-1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落在光明核桃园的雨

      来时盛开在光明村口的太阳 如一朵金色的花骨朵诱惑着 采风的诗人走村串户 搭在肩上的阳光一米一米 靠近核桃的年轮来不......

    04-08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境生于象外

      关于中国画的意境问题,已有不少文章进行过探讨。这些文章一般都强调意境,是意与境的统一。意,是主观因素,熔铸了画......

    03-19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首次登陆匈牙利

      本报布达佩斯电 记者翟朝辉报道:2月2日、3日,四海同春大型新春电视文艺晚会在布达佩斯MOM文化中心剧场连续进行两场演......

    02-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音乐为什么总能拨动我们的心弦?

      为什么音乐能触动我们的情感?这其中有什么进化优势吗?网友菲利普勒里什通过邮件提问。 BBC未来专栏作家大卫罗宾森回......

    03-22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春节的诗意与情怀

      祭灶、贴春联、放鞭炮、守岁、拜年...如此丰富的年俗活动,孕育了中国春节特有的年味。古人过年,不仅仅是过年,而是通......

    01-27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