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追寻缅甸巫师的足迹

追寻缅甸巫师的足迹

“我可以预见你的未来,也可以预见所有我见过的人的未来。”吴昂榜(U Aung Baung)说道,他身后仰光大金塔的金顶在夜色中熠熠生辉。“若想我点破天机,你必须先要修行佛法。” 我来到缅甸最神圣的佛教地点寻找巫师。巫师也被称为巫神,是灵界的肉体化身。现代的巫师据说是通过佛教的教义和冥想获得功力、咒术和炼金术的。当地人无论是想要解决忧虑,还是想要事业有成,凡是有事情都会来寻求巫师的帮助。 我不禁好奇,如果这个国家继续向世界开放的话,这些传统能够传承下去吗? 仰光的一位国会议员在受访时,因担心被认为是封建迷信选择了匿名。他说:“虽然我难以相信他们的存在,但我曾经的确见到他们做过无法解释的事情。”

追寻缅甸巫师的足迹

仰光大金塔里陈列着不少巫师的塑像

而我的计程车司机对他们的赞美更加溢于言表。“我当然相信巫师,”他说,有三次,在我祈祷时,他们出现在我眼前,帮我做出重要的决定。” 事实上,巫师在缅甸社会里极其根深蒂固,以至于在全国范围内都能找到巫殿(weikza tazaungs),即供奉有声望的巫师的神殿。很多志向高远的巫师都会来这里打坐,普通百姓也常来祈求神灵庇佑。 仰光大金塔占地辽阔,位于要塞,因此成为巫师修行的圣地。我就是在这里见到了吴昂榜。他和我说,他已经九十三岁了,修行巫术已有三十七载。 “若想成为巫师,你必须要遵循佛祖的道德规,修行一种独特的禅坐。巫师能由此获得巨大的力量。”他一边说,一边瞥了一眼正在玩手机的弟子。“有的人甚至可以飞天。”

追寻缅甸巫师的足迹

在缅甸各地可以看到人们专门用来崇拜巫师的神殿

虽然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在缅甸,佛教和巫术一直息息相关。

香港城市大学的巫术研究专家托马斯·帕顿(Thomas Patton)博士称,巫师很有可能起源于十九、二十世纪时反殖民主义的传统医师和僧侣。

“1885年,缅甸的君主制瓦解后,僧侣、隐士、拥有神力的苦行者和巫医都争相修炼神力,同时影响着越来越多的群体,这种方式立即激起了缅甸各界人士对英国人的怒火。”他解释道。“这些反抗者通过超自然手段来推动保护佛宗、驱逐英夷的运动。英军不得不镇压这一大群人。” 因为吴昂榜拒绝说出自己的具体能力,所以这些神力到底是什么,我们便无从得知了。不过他却透露,在环游全国时,人们会用食物来换取他的超能力指引。

追寻缅甸巫师的足迹

巫师据说是通过佛教的教义和冥想获得功力、咒术和炼金术的

据说人完全修炼成巫师后就能获得不朽之身,肉体会以脱离灵魂甚至完全消失的方式离开地球,到达一个神秘的地方,在那儿,巫师照管着人类。 吴丁乃(U Tin Naing)是仰光大金塔里的另一位巫师,他称自己已有九十岁了,虽然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三十年。他试图解释给我听:"我不可以向你描述我的能力,但我可以告诉你我的目标。作为巫师,我们都想得到涅槃和救赎。我们不能死去,因为我们期盼着成为未来佛。”他还说,“但我们还是想要死亡,这样才能离开凡世,进入极乐世界。” 吴丁乃结了婚,有了两个孩子,他还给我看了照片。与僧人不同,巫师无性别限制,还可以组建家庭。但是当他们步入巫师这条路后,就必须保持单身,并且过上禁欲的生活。

“人们通常来找我都是因为健康问题和私人问题。”吴丁乃说。“我用我的能力来驱散给他们带来痛苦的邪气,改变他们身上的能量。” 有些巫师和吴丁乃一样,是以擅长疗伤和驱邪而闻名的。在现代医术无法治愈病情时,病人的家属就会来寻求他们的帮助。一种常用的技术就是制作咒符,作为治疗或者保护功用,印在护身符上、纸上甚至纹在身上。

最神秘的一种巫师非炼金术巫师莫属。他们用尽一生把金属(通常是汞)转化成金;抑或是赋予它们特别的力量,然后可以和持有者交流,使它们变得神乎其神。一位匿名的法国学者就跟我分享了她二十多年前遇到一位炼金术巫师的奇特经历。 “他背诵了一段咒语,然后他手中小瓶子里的液态水银就变成了一个水银球,出现在了我的手掌中。我回到巴黎后,不小心把水银球丢了。在四年之后我才重新遇到他。”她说,“但是他却能准确描述出小球丢在了哪个会议厅里。然后他变出了一个新的水银球,这次则是出现在我上了锁的背包里。” “我一直没办法理解这件事,”她说着,拿出一个硬币大的银色小球给我看。“就算是在缅甸,有时候人们都会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实际上,很多教育程度高的缅甸人都不相信巫师,把他们视作穷人才会信奉的神棍。“巫师并不属于真正的佛教。”这句话我听了无数次。然而,接受巫师的存在已经变得越来越主流 ,并且这种趋势在不断加强。

2013年以前,有关佛教巫师的出版物是被军政府明令禁止的。但由于国家政策愈加开放,巫师相关的书籍和手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缅甸新闻节目和明星八卦杂志中提及巫师的次数也更为频繁。据帕顿所说,现在缅甸电影明星和歌手还很流行聘请电影摄制组,拍下他们捐赠某位巫师雕像的过程。 这种风潮不仅仅盛行于缅甸人当中。“许多有钱的中国商人会去缅甸拜访巫师,祈求生意兴隆。商人们把巫师当做活的幸运符。”帕顿告诉我。 这种行为是可以理解的。正如帕顿指出,巫师传统给你提供了另一个选择,让你得到世界上想要的东西。谁会不想要寻求这种魔力呢?

原文选自:BBC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只需要一个转身, 就有一片新天地

      我师父说: 难以接受, 事情也不会改变。 唯有坚强面对, 才能够给痛苦的人生带来希望。 困在角落里, 只需要一个转身,......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人生,是一场身不由己的旅行

      阅读南非作家达蒙加尔格特的《在一个陌生的房间》,是一次感同身受的过程。偶然间,翻着书就会恍如隔世,以为自己在旅......

    02-11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重复的字,有趣的诗

      有这样一首诗,流传甚广: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在这短短20个字的五言绝句中,共出现了......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古诗文中的“穿越”

      提到穿越,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在影视剧和武侠小说里,穿越已经流行了很多年。少有人关注的是,我们的老祖宗其实才是穿......

    03-16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香山乡南长滩村:梨花深处的人文暗香

      百年老树掩映着昔日的喧哗,古老的水车伴着黄河水周而复始地轮转,犹如一颗颗孕育了千百年的珍珠,始终保持着幽静、醇......

    05-1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落在光明核桃园的雨

      来时盛开在光明村口的太阳 如一朵金色的花骨朵诱惑着 采风的诗人走村串户 搭在肩上的阳光一米一米 靠近核桃的年轮来不......

    04-08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境生于象外

      关于中国画的意境问题,已有不少文章进行过探讨。这些文章一般都强调意境,是意与境的统一。意,是主观因素,熔铸了画......

    03-19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首次登陆匈牙利

      本报布达佩斯电 记者翟朝辉报道:2月2日、3日,四海同春大型新春电视文艺晚会在布达佩斯MOM文化中心剧场连续进行两场演......

    02-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音乐为什么总能拨动我们的心弦?

      为什么音乐能触动我们的情感?这其中有什么进化优势吗?网友菲利普勒里什通过邮件提问。 BBC未来专栏作家大卫罗宾森回......

    03-22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春节的诗意与情怀

      祭灶、贴春联、放鞭炮、守岁、拜年...如此丰富的年俗活动,孕育了中国春节特有的年味。古人过年,不仅仅是过年,而是通......

    01-27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