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养志、养心、养气

养志、养心、养气

 明代的大儒王阳明,年幼的时候就有壮志。他11岁的时候,请教塾师:“何为人生第一等事?”塾师答曰:“只有读书登第吧!”而王阳明则不以为然,说道:“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当朝状元,但是王阳明对此并不视为多么了不起的事,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应该是读书以追慕圣贤。王阳明的一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他创立了“致良知”的心学之教,并且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后人所敬仰。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只说了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此心光明”的自我感觉与自我评价,便是人生最高的境界了。一个人能够无愧于天地,无愧于良心,正大光明,自然便没有遗憾了。

如何才能无愧于己、无愧于人、无愧于天地良心?那就要养志、养心、养气。

首先,要养志。就是要培养远大的志向,树立人生追求的目标。孔子强调人应该“志于道”,人应该有高远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人真正有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就不会斤斤计较生活条件的好坏。而一旦丧失了对道的追求,丧失了理想信念,就会被外在的诱惑所吸引、所俘虏。

其次,要养心。孟子说:“养心莫过于寡欲。”这里的“心”指的是人的道德心,即道心。儒家认为,人的心有两个:一个是道心,一个是人心。所谓道心就是合于天道的、纯粹干净的人之本心、良心;还有一个是现实的、充满欲望的人心。养心就是将本心保护好、养护好,使其占据主导地位,不至于被物欲所牵引和左右。本心之明德得以彰明出来,人性的光辉也得以呈现。

再次,要养气。中华文化讲究“精气神”。精内蕴于里,气弥漫于中,神显现于表。气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气是一种道德之气、一种人格境界、一种精神气质。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弟子问,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说,难以说清楚的呀。它作为一种气,至大至刚,用正义去培养而不加妨碍,它就会充满在天地之间。它要以义与道来配合。人的精神正气需要长期的培育才能形成,这种培育必须是合乎道义的。人孟子确实善于养气,在他身上有一股浩然之气,所以他才能蔑视权贵、不畏权势,志气昂扬,凛然不可侵犯。

这种“养气”的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宋丞相文天祥写下的《正气歌》,更是将孟子的“养气”思想发扬光大。这种浩然之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滋养,使人可以俯仰无愧于天地,行思无愧于人心。历史上,这种浩然之气,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铁肩担道义”,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甘洒热血写春秋”!中国共产党正是善养浩然之气的杰出代表。

毫无疑问,我们这个时代更加需要这种浩然正气,它应该灌注于每个共产党人的心田,成为我们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道德力量,成为我们克制私欲、抵制诱惑的精神源泉,成为我们身先士卒、勇往直前的内在动力。

南宋学者罗大经说:“奢则妄取苟取,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党员、干部养浩然之气,就应该从俭约做起,俭则无求,廉则无愧。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只需要一个转身, 就有一片新天地

      我师父说: 难以接受, 事情也不会改变。 唯有坚强面对, 才能够给痛苦的人生带来希望。 困在角落里, 只需要一个转身,......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人生,是一场身不由己的旅行

      阅读南非作家达蒙加尔格特的《在一个陌生的房间》,是一次感同身受的过程。偶然间,翻着书就会恍如隔世,以为自己在旅......

    02-11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重复的字,有趣的诗

      有这样一首诗,流传甚广: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在这短短20个字的五言绝句中,共出现了......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古诗文中的“穿越”

      提到穿越,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在影视剧和武侠小说里,穿越已经流行了很多年。少有人关注的是,我们的老祖宗其实才是穿......

    03-16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香山乡南长滩村:梨花深处的人文暗香

      百年老树掩映着昔日的喧哗,古老的水车伴着黄河水周而复始地轮转,犹如一颗颗孕育了千百年的珍珠,始终保持着幽静、醇......

    05-1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落在光明核桃园的雨

      来时盛开在光明村口的太阳 如一朵金色的花骨朵诱惑着 采风的诗人走村串户 搭在肩上的阳光一米一米 靠近核桃的年轮来不......

    04-08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境生于象外

      关于中国画的意境问题,已有不少文章进行过探讨。这些文章一般都强调意境,是意与境的统一。意,是主观因素,熔铸了画......

    03-19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首次登陆匈牙利

      本报布达佩斯电 记者翟朝辉报道:2月2日、3日,四海同春大型新春电视文艺晚会在布达佩斯MOM文化中心剧场连续进行两场演......

    02-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音乐为什么总能拨动我们的心弦?

      为什么音乐能触动我们的情感?这其中有什么进化优势吗?网友菲利普勒里什通过邮件提问。 BBC未来专栏作家大卫罗宾森回......

    03-22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春节的诗意与情怀

      祭灶、贴春联、放鞭炮、守岁、拜年...如此丰富的年俗活动,孕育了中国春节特有的年味。古人过年,不仅仅是过年,而是通......

    01-27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