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中国科学小品文的历史渊源

中国科学小品文的历史渊源
 

 “中国少儿科普经典·小品文名家精选”(拟分为三辑,计划3年内由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以其别样的风采与历史的厚重展示在广大读者面前。在这之前,纵观中国百余年的出版史,还从未有过这么多的科学小品文作者济济一堂;还从未有过有么多部作品汇集一起,自然,也就从未有过如此辉煌的科学小品文集。

小品文以其精、短、小、美之特色,形成了多种表象。如戏剧小品;如文艺小品;如美术小品;如曲艺小品……当它依附于科学之时,科学百花苑便除了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诗歌、科学故事、科学美术、科学电影、科学电视等,又有了科学小品文。

科学的出发点是真,艺术的出发点是美。换言之,科学与文学的结合是自然与人的结合,是真与美的结合,是理性与情感的结合。这既是科学的内涵,也是科学小品文的特征。

科学小品文虽短,却将其从科学“宇宙”撷取而来的一粒微尘,予以放大,让其放出奇异的光彩,让人们认识到它的光辉。这便是科学小品文的功力。

科学小品文,是伴随着科学普及的悠久历史缓缓走来的。有人曾撰文写道 :“我国科学小品的萌芽,可以上溯到先秦,至如南朝的郦道元,北宋的苏轼、沈括,明代的徐霞客、王圻,以至清代的小说家蒲松龄,更已有独立成篇、足以传世的科学小品。”如此说来,久远的历史不止满载着丰厚的中国科学、中国文学,科学小品文也体现在其中。

然而,我们如今所说的科学小品文,是指现代的科学小品文,直至当代的诸多文章,洋洋洒洒近百年的“足迹”。经查,在这近百年的科学小品文写作中,首见报端的当属沈雁冰先生发表在《学生》1920年3月七卷三号上的一篇,名为《脑相学的新说明》。在这篇不足3000字的短文中,作者首开先河,以设问开头,然后以步步做答的方式娓娓道来,自是引人入胜的。

随之,一个个学者、智者便相继跟来,写出了篇篇科学小品文佳作。

请看作品(以发表先后为序):贾祖璋《鸥》;邹韬奋《看看宇宙何等的伟大》;夏丐尊《<鸟与文学>序》;顾均正《昨天在哪里?》;周建人《桂花树和树上的生物》;刘薰宇《一个最大的数》;高士其《大王,鸡,蚂蚁》;竺可桢《利害与是非》;叶至善《东南西北》;郑文光《怎样测量天体间的距离?》;秦牧《谈北京药材铺》;……

长期从事编辑工作的生物学家贾祖璋先生,他除了撰写了多部生物学专著,从1926年到1928年,还先后发表了十几篇科学小品文,1931年结集出版,取名《鸟与文学》。可以说,这是我国出版史上最早的一部科学小品文集,成为中国小品文创作的范例。而1931年1月为这本集子做序的夏丐尊先生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是他首次在序言中提出了“科学与文学结合”的命题,为后来的“科学小品”诞生做出了最早的先导。

1934年9月20日,陈望道先生在他主编的小品文半月刊《太白》创刊号上破天荒地刊登了周建人、贾祖璋、顾均正、刘薰宇的四篇科学小品文,设立了“科学小品”专栏。

应该说,真正有了“科学小品”之名,则是1934年的这一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众多的小品文作者相继涌现,并满载着他们的佳作流水般地“顺流而下”,直至今日。

文/宗介华

(本文摘选自“中国少儿科普经典·小品文名家精选”丛书主编宗介华为该丛书撰写的序言。)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只需要一个转身, 就有一片新天地

      我师父说: 难以接受, 事情也不会改变。 唯有坚强面对, 才能够给痛苦的人生带来希望。 困在角落里, 只需要一个转身,......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人生,是一场身不由己的旅行

      阅读南非作家达蒙加尔格特的《在一个陌生的房间》,是一次感同身受的过程。偶然间,翻着书就会恍如隔世,以为自己在旅......

    02-11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重复的字,有趣的诗

      有这样一首诗,流传甚广: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在这短短20个字的五言绝句中,共出现了......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古诗文中的“穿越”

      提到穿越,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在影视剧和武侠小说里,穿越已经流行了很多年。少有人关注的是,我们的老祖宗其实才是穿......

    03-16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香山乡南长滩村:梨花深处的人文暗香

      百年老树掩映着昔日的喧哗,古老的水车伴着黄河水周而复始地轮转,犹如一颗颗孕育了千百年的珍珠,始终保持着幽静、醇......

    05-1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落在光明核桃园的雨

      来时盛开在光明村口的太阳 如一朵金色的花骨朵诱惑着 采风的诗人走村串户 搭在肩上的阳光一米一米 靠近核桃的年轮来不......

    04-08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境生于象外

      关于中国画的意境问题,已有不少文章进行过探讨。这些文章一般都强调意境,是意与境的统一。意,是主观因素,熔铸了画......

    03-19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首次登陆匈牙利

      本报布达佩斯电 记者翟朝辉报道:2月2日、3日,四海同春大型新春电视文艺晚会在布达佩斯MOM文化中心剧场连续进行两场演......

    02-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音乐为什么总能拨动我们的心弦?

      为什么音乐能触动我们的情感?这其中有什么进化优势吗?网友菲利普勒里什通过邮件提问。 BBC未来专栏作家大卫罗宾森回......

    03-22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春节的诗意与情怀

      祭灶、贴春联、放鞭炮、守岁、拜年...如此丰富的年俗活动,孕育了中国春节特有的年味。古人过年,不仅仅是过年,而是通......

    01-27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