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科幻小说能走出读者的小圈子,成为舆论关注的公共话题,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刘慈欣《三体》系列小说却轻松做到了这点。多家媒体援引了雨果奖官方网站公布的消息,在其2017年最佳小说提名名单,刘慈欣的《三体Ⅲ:死神永生》位列6部候选小说之一。
2015年,刘慈欣所创作的科幻小说《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三体》孕诞于一个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相互搏击的时代,西方与中国在文化、政治、经济上的纷争与融合空前激烈。刘慈欣并没有绕开当下社会对作家的“时代之邀”,“正面强攻”的叙事姿态令大量的象征与寓言笔法充溢于《三体》中。比如,在《三体》的叙事中,“自我”与“他者”的矛盾与带有对抗性的二元结构贯穿了全书。他笔下呈现出了中国的民族性与现代性冲突的语境,这种冲突的张力时常表现为时间与空间的冲突。在《三体》的叙事中,每当叙事主体面对更加强大的敌人的威胁时,首当其冲的便是对时间的焦虑感。这种走向发达科技与文明世界的急迫感并非叙事主体自然生发的,而是被“他者”硬生生植入的,但却在本体内生成了对未来的想象。
值得庆幸的是,刘慈欣始终给叙事主体以“中华形象”,无论是早期的叶文洁、罗辑,还是后期的关一帆、程心,这些主要人物都是中国人,其“中华形象”不只在于他们的中文名字,更重要的在于其性格特质皆带有中华文化的影子。
在这颇为有趣的构思中,我们似乎可以嗅到刘慈欣创作时的一种情结:对中国历史与民族主体性的强烈认同感。在这样一种对本土立场的强调上,我们才看到了与西方国家科幻小说不同的风貌。也正因此,《三体》系列小说吸引着来自国内外读者的目光。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02-11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03-16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5-1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4-08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3-19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2-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03-22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1-27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