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建筑的治愈之美

建筑的治愈之美

 

建筑真的能改变居民的生活吗?

MASS事务所的迈克尔•墨菲和他的团队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来看一看他们的设计。

 

 

迈克尔•墨菲毕业于哈佛设计学院,主攻建筑学。大学时,有一次他在“开夜车”时忙里偷闲听了一场演讲。主讲人是保罗•法莫,他倡导健康理念,并在医疗方面帮助了许多世界贫困地区的居民。法莫对创新医疗建筑的期望让墨菲陷入了沉思。他不禁开始思考:“为何优秀建筑的功能却如此之少?为何获得赞誉的总是一些高端的表皮建筑?最重要的是,我们还能利用自己的创造力做些什么?”

墨菲从思考中获得了许多启发。2007年,他与同学艾伦•里克斯一同创立了MASS事务所。他们的理念是建筑的材料与技术都与场地契合,并且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激发社区参与。两人坚持认为建筑能够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墨菲说,设计中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提升该社区格调”。该团队在医疗建筑、住宅、公共空间以及学校的设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南北美洲以及非洲许多国家都可以见到他们的作品。

下面,MASS事务所的两位创始人将会带领我们参观一下他们的几个项目。

具有治愈功效的建筑

墨菲和里克斯在大学毕业前,就和法莫一同前往卢旺达的农村地区布塔罗,在那里构思了新型医院的框架。“做出方案是一回事,”墨菲回忆道,“把它真正建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当地的一位工程师也参与了他们的工作,并为他们介绍了“ubudehe”的概念,意思是“社区的自我服务”。他们打地基时没有合适的机器,于是成千上百的当地居民拿着铲子和锄头来帮忙。来工地干活的人各色各样,其中还有一半是女性。这片土地20世纪90年代刚刚遭受了一场种族屠杀,而建筑则为这里开启了治愈的过程。墨菲说:“医院不仅是为了治疗病人,更是为了服务整个社区。”

健康:由内而外

布塔罗医院的设计旨在应对当地亚热带气候下的常见疾病,并解决当地电费昂贵的问题。例如,有些医院的设计并没有阻止空气传染病的传播,法莫强烈谴责了这一现象。墨菲想到,如果医院的室内走廊会让病人的病情更加严重,为何不设计一条连通室外的走廊呢?他们相信,低技术要求的解决方法往往高效。

 

 

建筑的治愈之美

 

就地取材

火山岩在当地十分常见,但经常被农民们视为麻烦。MASS事务所训练了一批石匠(头领名叫安妮•玛丽•尼兰什米伊马纳),让他们用这些火山岩来砌筑墙体。“这种做法叫就地取材。”墨菲说,“这些石匠用自己的双手亲自打磨只有这里才有的石头,砌成了只有这里才能砌成的墙,这便是建筑之美。”这种劳动密集型的建造过程与大多实际工程不同,但墨菲认为,“这种建造方式可能会在世界范围内被推广,并改变我们对建筑的认识和评价标准。”

服务大众的优秀设计

为了吸引高质量的员工,MASS事务所在医院内设计了医生的住宅。“我们绝不应付了事,”墨菲说,“如果住宅不达标,医生工作时很难达到最佳状态,而医生的工作决定了大众的健康状况。”住宅的构架由两个处于不同高度的长方形体块组合而成,结合处设置了一处庭院作为衔接。建筑材料并未使用昂贵的进口混凝土,而是训练当地工人们将泥土压实后制成土坯砌墙。建筑师们还组织了一些工匠来进行室内设计,包括门窗、采光装置与家具。

新型治疗中心

海地在2010年地震后经受了许多磨难,霍乱疫情在国内蔓延肆虐。这种可以预防的疾病,在当地本已经灭绝一个多世纪了。国家应急部门同往常一样为灾民发放了临时帐篷,但MASS事务所创始人之一艾伦•里克斯说:“那些帐篷内潮湿闷热,并且要时不时用氯水消毒,根本没有人愿意在里面居住。”MASS事务所携手当地一家医疗保健供应商,利用最先进的技术修建了一座霍乱治疗中心。治疗中心内设有现场废水处理设施,防止水体的二次污染。“防止霍乱传播需要干净的水源与足够的卫生设备。”里克斯说。因此建筑在设计时考虑到了适宜的自然采光和通风。MASS团队还与当地工匠合作,设计出了符合病人需求的家具。“我们的治疗中心内开敞明亮,通风良好,建筑内部设有庭院。病人们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和照顾。”里克斯说道。

更加安全的妇产中心

马拉维的生产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居全球之首,MASS事务所设计了极易施工建造的建筑群,为怀孕36周以上的孕妇提供休息场所。妇产中心的格局以四张床为一个单位,中间围合出一个小天井,这是当地女性所熟悉的建筑形式。“我们受到了马维拉当地村庄建筑的启发。”墨菲回忆道。建筑材料依旧使用了由当地泥土压实制成的土坯,它们可以吸收热量,白天可以使建筑室内保持凉爽,夜晚寒冷的时候也会释放热量。屋檐的出挑部分在当地建筑中也很常见,可供等待的亲友们乘凉。

种族歧视的警钟

该建筑的场地位于美国亚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县,面积总共六英亩。这里原来是美国最大的奴隶贸易港口。MASS事务所在此设计了一座传达着强有力感情的纪念性建筑,用来悼念1877到1950年之间在美国死于私刑的4000多人。设计者们与当地的公正司法机关合作,制作了801根圆柱,每根柱子上都刻有受害者的姓名以及被害地点。柱子的材料中包含了从屠杀地点收集的泥土。该建筑计划于2017年开放,每根圆柱都放置在相邻于建筑主体的场地中。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希望大家可以认领它们,并且把它们带回受害人被害的地方,把建筑的纪念意义在国内传播开来。墨菲说:“伟大的建筑能给予我们希望,更能治愈我们的心灵。”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只需要一个转身, 就有一片新天地

      我师父说: 难以接受, 事情也不会改变。 唯有坚强面对, 才能够给痛苦的人生带来希望。 困在角落里, 只需要一个转身,......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人生,是一场身不由己的旅行

      阅读南非作家达蒙加尔格特的《在一个陌生的房间》,是一次感同身受的过程。偶然间,翻着书就会恍如隔世,以为自己在旅......

    02-11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重复的字,有趣的诗

      有这样一首诗,流传甚广: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在这短短20个字的五言绝句中,共出现了......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古诗文中的“穿越”

      提到穿越,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在影视剧和武侠小说里,穿越已经流行了很多年。少有人关注的是,我们的老祖宗其实才是穿......

    03-16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香山乡南长滩村:梨花深处的人文暗香

      百年老树掩映着昔日的喧哗,古老的水车伴着黄河水周而复始地轮转,犹如一颗颗孕育了千百年的珍珠,始终保持着幽静、醇......

    05-1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落在光明核桃园的雨

      来时盛开在光明村口的太阳 如一朵金色的花骨朵诱惑着 采风的诗人走村串户 搭在肩上的阳光一米一米 靠近核桃的年轮来不......

    04-08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境生于象外

      关于中国画的意境问题,已有不少文章进行过探讨。这些文章一般都强调意境,是意与境的统一。意,是主观因素,熔铸了画......

    03-19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首次登陆匈牙利

      本报布达佩斯电 记者翟朝辉报道:2月2日、3日,四海同春大型新春电视文艺晚会在布达佩斯MOM文化中心剧场连续进行两场演......

    02-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音乐为什么总能拨动我们的心弦?

      为什么音乐能触动我们的情感?这其中有什么进化优势吗?网友菲利普勒里什通过邮件提问。 BBC未来专栏作家大卫罗宾森回......

    03-22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春节的诗意与情怀

      祭灶、贴春联、放鞭炮、守岁、拜年...如此丰富的年俗活动,孕育了中国春节特有的年味。古人过年,不仅仅是过年,而是通......

    01-27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