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不必苛责故宫新栏杆

故宫最近换了一批新制汉白玉栏杆,惹得很多文物爱好者不满。乍看新闻标题时,误以为是把原有古栏杆全部换成新的,吓了一跳;细看后才发现,其实是换掉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保护文物而增设的金属栏杆。还好,事儿不大。

这是一个画蛇添足的故事。汉白玉栏杆有利于阻止游客触摸文物之说显然站不住脚,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加密金属栏杆、加大围栏距离就可以轻松解决,工程量小、成本低廉。至于说用雕栏玉砌与周围建筑更协调,仔细想想,更是一个伪命题:新栏杆那么白,做工也显粗糙,别管远看近看,难看是一定的;假设真有人看不出怪异觉得协调,那么他就很可能被误导,特别是小朋友,这显然又不利于科普。

况且,用金属栏杆本来就是世界通行的做法。游历欧洲的教堂、城堡、皇宫时,无论是作隔离文物还是导览游客之用,见到的都是金属栏杆,从未感觉有碍观瞻。相反,金属线条的好处在于简洁、对比度强,完全不会喧宾夺主而抢了文物和古建筑的风头。当然,国际惯例完全可以被更好的方法更新,但故宫的创意显然不靠谱。

 搞这么一出幺蛾子,故宫这次有点阴沟里翻船。这几年,故宫的表现可圈可点,得到公认,在文物保护、开放和文创开发上都做了很多有益尝试,可谓文保界逆袭的典范。不知道是不是俗话讲的“做多错多”效应作怪,正是急于做的工作太多,才难免一时脑热欠考虑。与上项目用经费的用意比起来,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低级错误。

从故宫回应质疑的说明来看,也不算太糟糕——“石材栏杆与文物不接触,与地面不生根,可随时安装,随时拆除”。这样的话,新栏杆应该不大会对古建筑产生什么挥之不去的影响——如果新栏杆是嵌入的,说不定会困扰几百年后的考古学家,然后有一天终于想明白,一拍大腿:栏杆是古人用来隔离低素质游客的!

建筑在历朝历代使用中难免会根据需要加盖一些东西,流传下来已非最初面貌,这也是历史。但对于保护起来、不作使用的古建筑来说,加装仿制品就是灾难。例如,嘉峪关关城内被修补一新,云冈石窟旁仿古建筑林立,都比故宫里的新栏杆恶劣得多。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只需要一个转身, 就有一片新天地

      我师父说: 难以接受, 事情也不会改变。 唯有坚强面对, 才能够给痛苦的人生带来希望。 困在角落里, 只需要一个转身,......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人生,是一场身不由己的旅行

      阅读南非作家达蒙加尔格特的《在一个陌生的房间》,是一次感同身受的过程。偶然间,翻着书就会恍如隔世,以为自己在旅......

    02-11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重复的字,有趣的诗

      有这样一首诗,流传甚广: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在这短短20个字的五言绝句中,共出现了......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古诗文中的“穿越”

      提到穿越,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在影视剧和武侠小说里,穿越已经流行了很多年。少有人关注的是,我们的老祖宗其实才是穿......

    03-16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香山乡南长滩村:梨花深处的人文暗香

      百年老树掩映着昔日的喧哗,古老的水车伴着黄河水周而复始地轮转,犹如一颗颗孕育了千百年的珍珠,始终保持着幽静、醇......

    05-1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落在光明核桃园的雨

      来时盛开在光明村口的太阳 如一朵金色的花骨朵诱惑着 采风的诗人走村串户 搭在肩上的阳光一米一米 靠近核桃的年轮来不......

    04-08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境生于象外

      关于中国画的意境问题,已有不少文章进行过探讨。这些文章一般都强调意境,是意与境的统一。意,是主观因素,熔铸了画......

    03-19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首次登陆匈牙利

      本报布达佩斯电 记者翟朝辉报道:2月2日、3日,四海同春大型新春电视文艺晚会在布达佩斯MOM文化中心剧场连续进行两场演......

    02-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音乐为什么总能拨动我们的心弦?

      为什么音乐能触动我们的情感?这其中有什么进化优势吗?网友菲利普勒里什通过邮件提问。 BBC未来专栏作家大卫罗宾森回......

    03-22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春节的诗意与情怀

      祭灶、贴春联、放鞭炮、守岁、拜年...如此丰富的年俗活动,孕育了中国春节特有的年味。古人过年,不仅仅是过年,而是通......

    01-27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