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通语”走过了怎样的历程

我国最古的词书叫《尔雅》,意思是解释雅言以近正音。雅言,即我国最早的古代通用语,相当于当今之普通话。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要求“书同文,言必雅”,规定以国都咸阳语言为雅言。汉代提倡用“通语”,以后各朝代都以京城语言为全国标准语言,即所谓的“官话”。实行由小学开蒙学至太学的制度,上学第一步就是认字,不能教土话,要教标准音,标准音就一代代传下来了。

元朝学术界推行“天下通语”。元代统治者进北京前,就请国师西藏喇嘛八思巴创造新字拼汉语和蒙古语,所编我国第一本拼音韵书《蒙古韵略》,就是照着《平水新刊韵略》编的,这原是宋《礼部韵略》并韵改编本,所以同样以宋、金的洛阳读书音为标准。朱元璋灭元将蒙古人赶回草原,其他居民全遣送开封,然后由山西、山东、河北、云南、江南大批移民到北京。四方移民杂处,北京话已不是元代大都话,应是带河北味的中原官话。

朱棣移都北京,提高了北京官话的地位,但官话标准向北京转移则是清代中期以后的事。清军进京后赶原居民于外城,旗人住内城,今天北京话是东北旗人话和北京老话合起来的,东北味很重。夏仁虎《旧京琐记》说,京师“言庞语杂,然亦各有界限。旗下话、土话、官话,久习者一闻而辨之”。北京的这三种话本有区别,官话原不同于北京土话、旗人话,后来这三种话以官话为中心结合起来,成为普通话语音的基础。雍正帝颁布上谕推广普通话,全国各地都兴建起“正音学院”,这是我国最早推广普通话的专门学校。此外,清朝还规定“举人生员贡监童生不谙官话不准送试”,这对当时普通话的推广起了积极的作用。

 辛亥革命后,民国教育界提出以北京音为国语标准音,但当时的教育部未批准。五四运动后,随着“白话运动”“国语运动”的兴起,进一步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1926年召开了“统一国语大会”,议定了北京语言为全国统一的“国音”。在“国音”基础上规定“国语”,并在全国及海内外华人中推广普及。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改“国语”为“普通话”,并对读音、词汇、语法做了明确规定,至此,普通话成为我国汉民族的通用语。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只需要一个转身, 就有一片新天地

      我师父说: 难以接受, 事情也不会改变。 唯有坚强面对, 才能够给痛苦的人生带来希望。 困在角落里, 只需要一个转身,......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人生,是一场身不由己的旅行

      阅读南非作家达蒙加尔格特的《在一个陌生的房间》,是一次感同身受的过程。偶然间,翻着书就会恍如隔世,以为自己在旅......

    02-11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重复的字,有趣的诗

      有这样一首诗,流传甚广: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在这短短20个字的五言绝句中,共出现了......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古诗文中的“穿越”

      提到穿越,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在影视剧和武侠小说里,穿越已经流行了很多年。少有人关注的是,我们的老祖宗其实才是穿......

    03-16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香山乡南长滩村:梨花深处的人文暗香

      百年老树掩映着昔日的喧哗,古老的水车伴着黄河水周而复始地轮转,犹如一颗颗孕育了千百年的珍珠,始终保持着幽静、醇......

    05-1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落在光明核桃园的雨

      来时盛开在光明村口的太阳 如一朵金色的花骨朵诱惑着 采风的诗人走村串户 搭在肩上的阳光一米一米 靠近核桃的年轮来不......

    04-08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境生于象外

      关于中国画的意境问题,已有不少文章进行过探讨。这些文章一般都强调意境,是意与境的统一。意,是主观因素,熔铸了画......

    03-19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首次登陆匈牙利

      本报布达佩斯电 记者翟朝辉报道:2月2日、3日,四海同春大型新春电视文艺晚会在布达佩斯MOM文化中心剧场连续进行两场演......

    02-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音乐为什么总能拨动我们的心弦?

      为什么音乐能触动我们的情感?这其中有什么进化优势吗?网友菲利普勒里什通过邮件提问。 BBC未来专栏作家大卫罗宾森回......

    03-22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春节的诗意与情怀

      祭灶、贴春联、放鞭炮、守岁、拜年...如此丰富的年俗活动,孕育了中国春节特有的年味。古人过年,不仅仅是过年,而是通......

    01-27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