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中国机器人是这样长大的

中国机器人是这样长大的

 

机器人产业是中国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长壮大是中国在21世纪占领新技术制高点的一大方向。2016年底,我国首部以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历程为主题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机器人》,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将机器人及其研发者置于文学的视角下讲述,呈现了中国几代科技工作者用东方智慧打开机遇之门、用炽热的报国之心发展机器人产业、以核心技术抢占市场先机,最终实现中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故事,读来颇多感悟,此书亦被中央电视台与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联合评选为2016年度“中国好书”。

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这是《中国机器人》一书的主题思想。书中的主人公——被中国科学界称为“中国机器人之父”的蒋新松先生,在他的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进了中国科学院的大门后,我才第一次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事业联系在了一起。干国家大事,从此就成了我终生追求的目标。”

跟所有的故事一样,成功的路途布满荆棘,进入机器人研究领域,蒋新松最初迎来的不是荆棘,而是屈辱。1979年8月,首届国际人工智能研讨会在日本东京召开,蒋新松受邀参加,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购买一台日本机器人。然而得到的回复竟然是“你们会用吗?15年之内我们不打算与中国合作”。受到侮辱的蒋新松并没有妥协,相反,这件事彻底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发誓要倾其毕生精力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机器人,改变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落后面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这些科学工作者的梦想是如此简单,但这简单的梦想里面却跳跃着炙热的爱国心。

接下来是中国机器人从零开始的故事:1982年沈阳自动化所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仅用一年时间就走完了国外几十年的路。1985年12月,中国“海人一号”机器人在大连首次试航成功,但面对美国、日本、苏联等下潜千米以上的水准,还有巨大差距。1986年,国家863计划启动,机器人产业由此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中国机器人研发的艰难曲折的过程中,无数优秀的企业领导与基层技术人员做出了巨大贡献,让人看到了几代科研工作者对机器人事业的痴迷与执着,也让人看到了拓荒者们的胆识、远见与创业精神。

蒋新松先生离去后,王天然、曲道奎等人继承遗愿成立了新松公司,一方面搞技术研发,一方面开拓市场,新松公司逐渐走到了世界前列。在2013年,中国即以3.7万台的工业机器人销售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产销国。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副主任、文学评论家李朝全评价此书说,这是一部时代发展的宣言书,《中国机器人》不仅体现了时代风气之先,而且描绘了这个时代的科技发展的最前沿的情景。

人类将不可避免地迎来一个崭新的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时代。机器人的智能会超过人类吗?未来的机器人是人类的帮手还是对手?不管怎样,人们没有别的选择,历史的潮流已经汹涌而至,必须张开双臂勇敢地拥抱这个时代。毕竟,如爱因斯坦所言:“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

《中国机器人》通过大量人物的回忆和访谈,记述了以蒋新松等人为代表的科技知识分子研发机器人的曲折经历,呈现了众多不为人知的感人细节。他们心守“产业报国”的信念,闯关攻坚,为民族工业赢得了尊严,也把“中国制造”推向了“中国智造”。中国机器人已成长为巨人,承载着中国几代科技工作者的中国梦,让中国更加自信地行走在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机器人》:王鸿鹏、马娜著;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只需要一个转身, 就有一片新天地

      我师父说: 难以接受, 事情也不会改变。 唯有坚强面对, 才能够给痛苦的人生带来希望。 困在角落里, 只需要一个转身,......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人生,是一场身不由己的旅行

      阅读南非作家达蒙加尔格特的《在一个陌生的房间》,是一次感同身受的过程。偶然间,翻着书就会恍如隔世,以为自己在旅......

    02-11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重复的字,有趣的诗

      有这样一首诗,流传甚广: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在这短短20个字的五言绝句中,共出现了......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古诗文中的“穿越”

      提到穿越,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在影视剧和武侠小说里,穿越已经流行了很多年。少有人关注的是,我们的老祖宗其实才是穿......

    03-16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香山乡南长滩村:梨花深处的人文暗香

      百年老树掩映着昔日的喧哗,古老的水车伴着黄河水周而复始地轮转,犹如一颗颗孕育了千百年的珍珠,始终保持着幽静、醇......

    05-1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落在光明核桃园的雨

      来时盛开在光明村口的太阳 如一朵金色的花骨朵诱惑着 采风的诗人走村串户 搭在肩上的阳光一米一米 靠近核桃的年轮来不......

    04-08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境生于象外

      关于中国画的意境问题,已有不少文章进行过探讨。这些文章一般都强调意境,是意与境的统一。意,是主观因素,熔铸了画......

    03-19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首次登陆匈牙利

      本报布达佩斯电 记者翟朝辉报道:2月2日、3日,四海同春大型新春电视文艺晚会在布达佩斯MOM文化中心剧场连续进行两场演......

    02-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音乐为什么总能拨动我们的心弦?

      为什么音乐能触动我们的情感?这其中有什么进化优势吗?网友菲利普勒里什通过邮件提问。 BBC未来专栏作家大卫罗宾森回......

    03-22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春节的诗意与情怀

      祭灶、贴春联、放鞭炮、守岁、拜年...如此丰富的年俗活动,孕育了中国春节特有的年味。古人过年,不仅仅是过年,而是通......

    01-27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